年關將近,又是影視制作者搶占市場的良機。除了院線電影、衛視晚會,今年值得關注的還有賀歲劇集。作為首部賀歲輕喜劇,《假日暖洋洋》播出以來,多次登上熱搜榜。有網友表示:“在家也能看到這些溫暖的故事,讓歡聲笑語走進家家戶戶。”過年故事的類型設定、合家歡的喜劇風格、溫暖治愈的解壓療效,《假日暖洋洋》開創了劇集領域的賀歲風,喚醒大眾對賀歲劇的集體文化記憶。
縱觀整個賀歲市場,春節賀歲檔始終是中國票房市場最重要、競爭最激烈的檔期,以衛視春晚為代表的節目也分得了一杯羹。眼下,電影、綜藝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春節檔呈現方式,專門為過年定制的賀歲劇卻尚未嶄露頭角。
消失的賀歲劇重現,能否勾起人們對節日的向往與期待
1997年,電影《甲方乙方》的上映正式拉開了內地電影的賀歲檔序幕。近幾年,《唐人街探案》《飛馳人生》《瘋狂外星人》等喜劇賀歲片為觀眾帶來了滿滿歡樂。賀歲電影風生水起,賀歲劇銷聲匿跡。回顧賀歲劇的發展歷程,其高光時刻停留在21世紀初,以《張燈結彩》《家和萬事興》等為代表的系列短劇一度受到觀眾的歡迎。之后,賀歲劇幾乎失聲。在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教授黃典林看來,“市場空缺不代表需求空缺,誰能填補空白、講好故事,同時將故事內核與節日感完美匹配,誰就能真正收獲數量龐大的賀歲劇觀眾”。
賀歲劇不單純指時間維度上在春節期間播出的劇,其劇情故事、類型風格都要具有明顯的春節特色。《假日暖洋洋》的導演姚曉峰在項目啟動之初就確立了創作思路,“它一定是要講過年的故事,且故事應該發生在過年期間”。因此,率先推出“首部賀歲輕喜劇”這一概念類型的《假日暖洋洋》,通過講述春節期間,分批來到三亞度假的許可依、侯昊、陳斌斌、宋小可等住客,在度假期間發生的溫暖治愈的浪漫故事,為新年到來加碼預熱。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新鮮刺激的游樂設施、熱鬧非凡的慶祝巡游、篝火相伴的搖滾聚會等場景畫面,讓觀眾享受到“邊追劇邊感受海島度假”的熱鬧氣氛。為了更加突出“合家歡”的特質,受春晚和歌舞片啟發的姚曉峰,還在劇集中注入了一定成分的歌舞元素。姚曉峰介紹:“既然是賀歲,就應該是一個多元素的結合。載歌載舞的片段,觀眾看著開心,同時也是情緒的表達。”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合家歡的戲劇情節,《假日暖洋洋》的出現為今年春節增添了一抹愉快的色彩。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文衛華表示:“輕喜劇定位的《假日暖洋洋》,試圖以喜笑顏開的方式化解過去一年的種種煩惱和矛盾。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2020年,給不少人的生活增加了新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具有‘治愈力’的作品,能夠喚起觀眾,特別是就地過年觀眾對歡慶節日的期待。”
合家歡作品適合節日,但內容模式創新仍是探索方向
在受眾人群細分、題材類型垂直的當下,觀眾的品位似乎“眾口難調”。以往的賀歲劇故事內容雷同、小品味兒太濃,既折騰又鬧騰。很多觀眾吐槽:“情節不夠,只能靠演員夸張的舞臺化表演來湊。”加之老演員、舊面孔頻繁坐莊,即便是中國喜劇界的重量級人物,看的次數多了,觀眾也會審美疲勞。這也是為何過去幾年賀歲劇市場的數量和聲勢削減了很多。
在電影創作領域,《唐人街探案》糅合動作喜劇和推理懸疑,讓人們在歡樂中思考解密,在情節發展中感受真情實意。《流浪地球》融合科幻元素和中國傳統文化,講述了人類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從這些賀歲電影的成功經驗可以發現,賀歲影視作品雖然需要喜劇元素,但更重要的是內容敘事創新。
《假日暖洋洋》采用多線平行的人物故事推進劇情,其中還包含一個三代同堂的傳統中國家庭,各家的故事、個人的心事多重交織、徐徐展開。生活中的煩惱和矛盾不可避免,但更值得記錄的是團聚帶來的欣喜和歡愉。《假日暖洋洋》制片人張書維介紹,“該片以團圓敘事基調將四個獨立故事并聯,實現對愛情、親情和友情的溫暖解讀。在對目標受眾觀賞習慣和‘難點’‘痛點’精準把握的基礎上,我們將現實矛盾通過輕松幽默的筆觸表達出來”。
雖然合家歡作品適合春節的氛圍,但只有歡樂是不夠的,內容模式創新仍是賀歲劇探索的方向。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后何天平看來,“關注當下家庭的幸福感、獲得感,對焦現實生活中的困惑,嘗試為人們提供解決困難的路徑,將溫暖治愈的主題放大,是合家歡劇集的創作方向”。
熒屏年味兒能否延續,還需作品貼近現實引發共鳴
賀歲劇的側重點在“歡”,但落腳點應該回歸于“家”。在福建師范大學副教授黃華看來,“此類作品承包的不能只是笑點,也應真切折射出人性的喜怒悲歡,讓每一個年齡層、每一類職業人群能從劇集描繪的人群畫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何讓家庭中不同年齡層的受眾有共鳴,“合家歡”的社會屬性又該如何展現?《假日暖洋洋》的做法是貼近當下的社會語境與真實生活,豐富各年齡層的人物塑造,將擷取自社會現實的婆媳矛盾、妯娌爭鋒、年輕人創業失敗、女性職場、父母催生、醫患矛盾、親子關系緊張等典型問題一一點透。劇中,大齡剩女許可依、離婚夫婦陳斌斌和宋小可等是中生代代表,陳斌斌父母和奶奶、陳暖暖的母親和男友等是中老年代表,陳暖暖、溫若楠、嚴立偉的兒子則是青少年代表。他們之間既有婚姻關系的疏離與彌合,又有家庭矛盾的激化與和解,還有陌生人之間的靠近與溫暖,故事線中每一個人都面臨人生的關鍵節點,觀眾也可以透過劇中人的視角審視各自的煙火人生。
以年為單位,回溯過去,展望未來;以假日為逗號,同劇中人短暫休息,共同經歷。這是賀歲劇對時間的總結闡釋,也是對觀眾的人生啟發。在黃華看來,“在賀歲時節的市場中,應該多一些老少皆宜、喜聞樂見的賀歲劇集,摒棄‘套路式’的矛盾沖突,將家人、朋友、伴侶之間的溝通和解作為重點,凸顯愛與合家歡的主題氛圍”。創新內容、升級表達、完善制作。未來,期待賀歲劇作為一種成熟呈現方式不斷延續下去,在迎接春節到來之際為觀眾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讓人們在影視作品中遇見美好生活。
(記者 牛夢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