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備電商基因的B站,如何解決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的搭建?本來“用愛”就可以“發電”的“觀眾老爺”們,又愿不愿意接受B站的新變化?
幾天前,B站發布內部郵件,將原電商平臺部、原電商事業部的產品和運營團隊,以及主站商業中心/帶貨項目組的部分團隊合并,成立交易生態中心。
(相關資料圖)
此舉意味著B站商業化進一步提速。在官方的回應中,B站提到,要將“交易和消費”變成一種平臺能力。
一位B站內部人士認為,“這樣一來,整個電商業務架構更加清晰了。”
一位電商網站人士則指出,合并多個部門,讓電商的中臺能力得到體現,更多業務方可以快速復用統一的電商能力去開展業務,“像會員購、UP主直播帶貨這些信息流,甚至是資金流或都可以得到統一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整中,負責直播帶貨相關業務的“帶貨項目組”也被合并至新的業務中心。前述B站內部人士指出,調整前,該項目組的組織架構隸屬于直播中心。
不管是傳統電商平臺淘寶,還是短視頻流量霸主抖音,抑或是二次元圣地B站,最終都走向了直播帶貨。不久前,B站從流量和商品力撐“百大UP主”“寶劍嫂”,被視為至今為止B站“最高調”的一次直播帶貨。
但是,不具備電商基因的B站,如何解決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的搭建?本來“用愛”就可以“發電”的“觀眾老爺”們,又愿不愿意接受B站的新變化?
入局直播帶貨,B站急需“標桿”
3年前,羅永浩在抖音直播上一炮而紅,從此躍上帶貨界“四大天王”的寶座。今年,董潔、章小惠等明星直播帶貨的出圈,讓小紅書突破了“此處種草,別處拔草”的瓶頸。
而對于現階段的B站來說,也急要找到更多“標桿”,從而向外界證明:過去以內容見長的UP主同樣有帶貨的能力。于是他們找到了“寶劍嫂”。
6月中旬,B站UP主“寶劍嫂”和同為UP主的男友“雨哥到處跑”結束了第一場直播帶貨。他們倆分別是美妝區和生活區UP主,且均曾被評為“百大UP主”,粉絲數合計近800萬。
在持續7個多小時的直播中,“寶劍嫂”和“雨哥”延續了日常視頻中一貫的活潑幽默風格,直播間一共上架了62個商品,覆蓋美妝、服飾、旅游、玩具等品類。
這也被業內視為至今為止B站“最高調”的一次直播帶貨。B站不僅設置了熱搜榜、App開屏跳轉直播間,還在信息流中多次推送。此外,B站還誠意地拿出了108元14個月的大會員,作為寶劍嫂直播帶貨的第一個正式商品。
根據戰報數據顯示,“寶劍嫂”的B站直播首秀,最終實現總成交GMV2800萬元,總成交單量達到25萬單,直播累計觀看人次達到220萬。
提到B站的電商業務,更多人可能想到的,是B站在2017年推出的自營商城“會員購”,主要面向二次元群體售賣周邊產品。不過事實上,去年B站的多個重大舉動已經讓其入局直播電商的野心浮出水面。
去年第二季度,B站向首批1500名UP主開放了直播帶貨功能的測試。去年10月以來,B站全量開放了“小黃車”功能,上線“選品廣場”,與淘寶、京東以及站內“會員購”的商品池打通,指導UP主選品和掛車,此外直播帶貨門檻被降低,只要達到1000粉絲即可開啟帶貨。
一個更加具有標志性的動作是:去年10月14日,B站直播欄目下正式上線“購物”分區,標志著 B 站正式為直播電商開放公域入口。
據了解,去年雙11期間,已經有UP主開始試水,比如家裝UP主“Mr迷瞪”就曾達成單場1.3億、4場GMV破2.8億的成績。隨著基礎功能搭建的完善,B站在今年618再次力推直播帶貨。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618期間,B站帶貨直播場次同比增長近7.5倍,帶貨UP主數量增長超3倍。
“觀眾老爺”,愿意“用錢發電”嗎?
值得注意的是,與淘寶、抖音等平臺不同,作為后來者,B站選擇了以更輕盈的姿態入局直播帶貨。
B站COO李旎在Q1財報電話會議上就曾表示,“從去年開始,在所有其他內容平臺都實踐閉環電商的時候,我們選擇并堅持做大開環,把B站生態的勢能接入所有電商平臺,目的是希望建立用戶在B站社區消費的心智,以及健全在B站交易的中臺能力。”
簡單地說,B站采用的還是“淘寶客”的模式,也就是為第三方電商平臺引流。以“寶劍嫂”的直播為例,除了B站大會員之外,直播間的商品全都來自淘寶和京東的外部鏈接。
電商全流程涉及流量、交易、支付、物流等環節,鏈條長,投入大,業務復雜。一位電商網站人士認為,B站采用開環模式的優勢就在于,B站只需要負責內容的輸出和引流到電商平臺,無需關注交易環節及電商逆向流程,從而實現快速跑通業務,也避免巨大的成本投入。
但是開環模式也有自身的問題。該人士指出,內容轉化為交易后,B站不能全部獲取后面環節的數據,存在數據沉淀不足、不夠豐富的問題。同時,開環模式會導致電商體驗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依賴第三方平臺,假設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售后服務不如人意,用戶體驗會受到一定影響。
“開環電商”讓B站短期內解決了供應鏈體系薄弱的難題,但更令人頭疼的是:如何讓“用愛發電”的“觀眾老爺”們不抗拒甚至欣然接受B站的商業化?
1年前,有著近500萬粉絲的UP主“大祥哥來了”在B站開啟帶貨首秀,預告視頻發出后持續掉粉,預約人數只有2.7萬;直播期間各種9.9秒殺、返場爆款等短視頻平臺的直播風格引發不少粉絲不滿,認為“大祥哥”在“恰爛錢”。
對于“寶劍嫂”的帶貨首秀,有粉絲就評論道:“完全無法想象B站作為原來的二次元圣地會直播帶貨,以后肯定會有更多‘百大UP主’爭相直播帶貨,此后B站直播也難保清凈。”
直播帶貨創收,內容型UP主太難了?
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相繼官宣盈利后,B站的虧損程度仍然讓人咂舌。2022年,B站實現營收219億元,同比增長約13%,凈虧損卻達到75億元,較2021年68億元擴大約10%。
2023年一季度,B站營收入達50.7億元,同比僅微增0.3%。靠著大幅削減市場及銷售費用,B站最終將一季度的凈虧損收窄了72%,但仍凈虧損6.3億元。
在此背景下,B站提速商業化、增厚利潤的需求更加迫切。按照B站董事長陳睿的說法,提升商業化效率是目前B站最重要的工作。早在2021年,B站就給自己定下2024年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
也是從2021年開始,B站的增值業務(包括直播和大會員)超過游戲成為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而且通過直播收入分成比例的優化,B站得以進一步改善毛利率。
因此,相比起受到廣告主預算影響的廣告業務,以及受版號發放進度牽連的游戲業務,從B站的角度來看,直播業務更有可能成為新的增長點。陳睿在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就提到,直播業務未來還有1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而直播與帶貨的結合,便是其中重要一環。一位電商平臺直播運營人士表示,對于平臺來說,直播帶貨能帶來新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扣點和投流兩大部分。其中,根據商品的類目不同,扣點區間約為GMV的1%—5%。
除了從平臺盈利的出發點去考慮之外,B站力推直播帶貨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給UP主增加更多創收的方式。
去年二季度,B站月活躍UP主數量曾出現過首次下滑,從一季度的380萬降至360萬。到了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因為平臺收益減少、收支難以平衡,甚至出現了UP主“停更潮”。
收入方式的多元化,無疑可以緩和B站與UP主之間的關系。據了解,目前UP主的變現方式主要包括創作激勵計劃、充電計劃、花火商單以及包括直播、付費課程等其他方式。
B站COO李旎在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指出,“帶貨其實也是UP主收入的一種新路徑。現在平均每個月有超過5萬的UP主在B站上進行交易、消費、帶貨的嘗試。”
不過目前來看,能通過B站直播帶貨賺取傭金的UP主,只占很小一部分。一方面,B站直播帶貨業務仍在發展初期,相比起流量更大的平臺來說,品牌方不可能將最優價給到B站。“寶劍嫂”的直播就因為價格不具備優勢遭到不少粉絲吐槽。
另一方面,對于從B站生態成長起來的內容型UP主來說,做直播帶貨非常考驗他們的選品能力、議價能力、供應鏈能力,一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翻車”,先不談賺不賺到錢,UP主很有可能先損失了一波粉絲,敗壞口碑。
編輯/Je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