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景氣度繼續維持在榮枯線以上,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仍具韌性。
7月3日,標普全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財新制造業PMI為50.5,較5月的50.9小幅回落,高于預期5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據顯示,當月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內銷改善,而新增出口業務量與上月大致持平。許多企業表示,全球經濟狀況相對疲弱,使外需受挫。
國家統計局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49%,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改善。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2%,繼續保持擴張態勢。
制造業成本下降,新訂單增速放緩,新出口訂單指數大致持平
6月份,新接業務總量小幅增加,但增速較5月小幅放緩。從三大類商品看,僅消費品類需求增加,中間品類基本持平,投資品類新訂單減少。
在原材料降價的帶動下,制造業成本下降。6月制造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小幅下降,其中中間品類與投資品類成本下降,消費品類上漲。因成本下降,企業繼續降價促銷,出廠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略有上升,仍明顯低于榮枯線。
數據顯示,當月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內銷改善,而新增出口業務量與上月大致持平。部分企業表示,全球經濟狀況相對疲弱,使外需受挫。
就業略有反彈,供應鏈表現連續第三個月改善
6月制造業就業指數在收縮區間略有反彈,但仍低于榮枯線。企業表示,由于銷售低于預期,重新調整產能,因此壓縮用工。
中國制造業企業依舊對用工保持審慎,用工規模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而受益于投入成本下降與原材料供應改善,供應鏈表現連續第三個月改善。調查顯示,6月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持續高于臨界點,但較5月小幅回落。
展望未來的生產前景,制造商普遍感到樂觀,預期經濟會轉強,銷售會改善。不過,當月業界樂觀度降至 8個月來最低,部分企業對需求相對疲弱感到憂慮。
編輯/Jeff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