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春節即將來臨,經歷了過去三年,這注定是一個所有人期盼了許久的時刻。辭舊迎新、闔家團圓,這些春節最核心的內涵和愿景,可能從不及今年這般迫切和必要。
(資料圖片)
百節年為首。作為最具民族特色也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對中國人來說無疑是最為盛大的。這是家人情感聯結最深的紐帶,成長、故土、親情,都將在這個時間點聯結在一起。每逢春節,人們哪怕跨越千萬里,都要動身還鄉,與親人團聚。
無論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喜迎新年,還是“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的思鄉情切,亦或“兒孫扶出拜,蘇酒讓渠先”的闔家團圓,春節所承載的感情、愿景、倫理和信仰,都離不開“和美”二字。
20億人返鄉,只為團圓
2023年春運在1月7日拉開了帷幕。此后的40天里,被稱為世界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將持續展開,無數中國人即將踏上回鄉、返程的路。據1月6日國新辦發布會公布的數據,此次春運期間總客流約為20.95億人次。這個數字,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99.5%,是2019年同期的70.3%。足以見得防疫政策轉向后,大家對返鄉團聚的渴望和熱情。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還沒到家,就開始忙著曬年貨了。其中,有人曬出自己給父親買的五糧液。回家團圓的心愿太迫切,酒已經先他一步到家了。也有人用單位發的購物卡為老媽買了一個銀手鐲,給老爸買了一瓶五糧液,倒數著日子,只盼一周后帶著這些禮物回家。
對家庭的重視,從古延續至今。一年到頭,游子歸鄉,異客返鄉,貼春聯、吃團圓飯、送年貨、拜年,我們年復一年上演著同樣的故事。
前些年,浩浩蕩蕩的摩托大軍曾是我國春節返鄉圖景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大多是外出務工的人,2013年摩托返鄉盛行時,摩托大軍曾超過100萬輛。現如今,摩托大軍逐漸散落成三三兩兩的零散隊伍,更多人選擇乘坐高鐵或飛機返鄉,春運搶票也因此成了歲末年初的熱門動作。絕大部分人都經歷過定好鬧鐘、盯著手機搶票的時刻,也都見證過火車上扛著大包行李、睡在過道的歸鄉人。
過去三年,這樣的流動減少了許多。由于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人們或因為工作原因,或出于健康考量,決定留在異鄉過年。他們透過一方手機屏幕,在除夕夜與遠在家鄉的親人視頻,互發電子紅包和新年祝福,以不一樣的方式實現“云團圓”。
如今疫情防控政策轉向,又臨近春節,三年未歸家的人早早開始計劃久違的返鄉之路。過去三年,他們有人錯過了親朋的嫁娶、新生、高中等等大事,有人因為航班的變動和隔離政策耗費了不菲的金錢和時間,他們不想再錯過今年的春節。
攜“和美”歸鄉
從各種意義上來說,2023年春節都是一個期盼許久的團聚時刻。
春節臨近,各地特色年貨加速消費市場回暖,驟降的氣溫也無法阻擋人們置辦年貨的熱情。據外賣平臺數據,近兩周內,異地訂單環比增長了10%。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長沙、西安等地消費者,傾向于在大城市給老家遠程下單年貨。
過年時家人聚會,飯局上總少不了推杯換盞、把酒言歡。年輕人去長輩家拜年也需要備足禮物。在年輕人聚集的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平臺上,不少消費類博主都將五糧液作為年貨推薦的重點品牌,稱它有著“再不會喝酒的人都能喝出糧食的回甜”。更何況,在春節這樣一個盛大、團圓的日子,以美酒為伴,是傳統,更是傳承。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五糧液自帶的“和美”特質和節日屬性,天然打動著大家,將其作為年貨首選。
社交網絡上,人們對五糧液的青睞隨處可見。一位24歲的姑娘說她不懂酒,但她知道父親的喜好和習慣,打算在年底用自己賺的錢為父親買一瓶五糧液,那是他最愛喝的酒。一位網友在上海首家“五糧液文化體驗館”,關注到了這種兼具傳統延續和現代創新的白酒,特地給父親買了屬于他的生肖酒,被夸“走心又有品味”。而諸多有關“帶男朋友見父母必備禮物清單”中,五糧液禮盒均位列其中。
臨近年關,五糧液可謂線上線下雙開花。從線下經銷商的經驗看來,五糧液的銷量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逐漸上漲,作為本就有著深厚底蘊的名酒,五糧液無須介紹,消費者都會主動選擇。購買的消費者,除了年紀較大的老酒友,也不乏新生代年輕人,甚至還有很多團購采買,畢竟“作為過年要用的酒,五糧液面子、里子都有,送人、自飲都很合適。”
至于線上,根據1月7日京東發布的年貨金榜,五糧液在白酒金榜、濃香型白酒金榜中,以99.5的高分排名第一。同時,其核心大單品第八代五糧液也入選年貨精選推薦、白酒金榜推薦、濃香型白酒金榜推薦,在白酒金榜、濃香型白酒金榜中位列榜首。這個榜單是圍繞商品的銷售、人氣、口碑、品牌力、增速等六大維度進行考察,同時根據行業機構、權威媒體、垂直領域KOL等專業評審團評審推薦評選而出的。
五糧液成為年貨必備和首選,有其歷史、文化和現實根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利則久,和則安”“禮之用,和為貴”……這些流傳千古的名句,也道出了中華文化最核心的理念——“和”。“和”代表了自然與本真、均衡與協調,和而生美,便是本真。
而中國白酒有12種香型,即使同一香型,不同品牌呈現出來的風味也不同,但它們又傳承著同樣悠久綿長的酒文化,這便是“和而不同”的體現。白酒中,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相互調和精釀而成的五糧液,正是“和美”之酒的集大成者。
中國人以和為貴,又將對于“和美”期盼寄托于各種節日,其中春節最是意味著闔家團圓、美美與共。秉承“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文化理念的五糧液,自然成為團圓年的必備。
品中華和美酒,過團圓中國年
當身在異鄉的游子滿載著年貨回到家鄉,春節便進入了最具儀式感的環節——年夜飯。
正所謂“無酒不成席”,象征著團圓、和美的年夜飯上,白酒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作為禮儀之邦,中國人的婚嫁、祝壽、酬謝、生喪、宴賓客、接風、餞行,處處離不開酒,白酒見證著中國人的重要人生時刻。飲酒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精神追求和情懷。孔子的“飲酒不以醉為度”和《詩經》中“醉酒飽德”即代表了先賢文人飲酒的態度。中國酒文化中,酒更是和“情義”二字緊密相連,客從遠方來,無酒不足以表達深情厚誼;良辰佳節,無酒不足以顯示歡快愜意。
春節這一闔家團圓的幸福時刻,自然少不了以“和美”為品牌核心的五糧液。五糧液的前身是“姚子雪曲”,宋代詩人黃庭堅曾稱贊其“得湯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后因為“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名曰“五糧液”。古人崇尚數字“五”,以五為全。古代價值觀為“仁義禮智信”五種,古代哲學重要內容是“五行說”,判定同宗同姓血緣關系的標準是“五服”,古人追求圓滿和諧,而其最早的代表數字就是“五”。
歷史推進至當今,“和”文化依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追求和平的國際觀也影響著中國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這完全契合了當前世界各國對和平穩定、和諧交往的需求。人類命運相連,不變的共同目標,始終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3年1月1日,新年伊始,五糧液便攜新年第一天生產的第八代五糧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鄭州等全國48城,舉辦了以“和美五糧液 幸福中國年”為主題的團圓宴。第八代五糧液外包裝上增加了“大國濃香 和美五糧 中國酒王”的全新品牌理念,既彰顯了五糧液的品牌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與中國人“和和美美過大年”的共同心愿完美契合。
歷經逾千年傳承,五糧液倡導的“和美”價值觀,早已悄然構筑起中國人的審美和幸福標準,而在每一個歡聚時刻,又見證著國人的幸福人生和美好愿景。在闔家團圓從未如此迫切的今年,吃團圓飯時,千千萬萬歸鄉的中國人,不妨與家人共同舉杯和美五糧液,共度一個和美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