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拍金有一石,中海獨得三斗。
【資料圖】
2022年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在9月23日正式落下帷幕,而這也宣告北京今年土地出讓接近尾聲。
從結果看,18宗地塊中有10宗在9月22日以底價出讓,剩下的8宗地塊在9月23日進入現場競拍環節。與二輪土拍相比,第三輪土拍并沒有流拍出現。
此次北京出讓的地塊中包含豐臺區4宗,海淀區3宗,順義區、密云區、房山區各2宗,經開區、通州區、大興區、石景山區、昌平區各1宗,總起始價471.7億元。
最終,這輪土拍收金500億。
特色組合
根據此次土拍規則,本次供地均設定地價上限,達價格上限后轉為競報“現房銷售”面積程序,達“現房銷售”面積上限后轉為現場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
作為熱門區域的海淀、豐臺、昌平三區的8宗地塊成功“晉級”現場競拍環節,而其他區域地塊則以底價成交。
在底價成交的地塊中,仍舊難覓民企身影。僅有龍湖和天竺房地產聯合體競得順義區新城第一街區SY00-0001-0320地塊。無獨有偶,在第二輪土拍中,龍湖也是唯一一家競得土地的民企。
該地塊用地性質為R2二類居住用地,建筑用地面積約11.07萬平方米,樓面價約2.19萬元/平方米,銷售指導價為4.6萬元/平方米。
天竺房地產是順義區本土企業,隸屬于順義區國有資本管理中心。這也成為本輪土拍的一個特色:品牌房企聯合區域國企聯合拿地。
除了上述地塊外,此次土拍中,密云區一宗土地也是由密云經開、住總、北京建工、密云城投聯合拿下;通州一宗土地則是由葛洲壩聯合通投拿下。
中海成最大買家
本輪土拍的重頭戲是9月23日的現場競拍。上述底價成交的10宗地,合計價格僅157億元,剩下的8宗,價格是其兩倍。
沒有意外,國企仍舊是全場的主角,而中海則是其中最大買家。
此次中海共計獲得三幅土地,兩幅位于海淀區西北旺鎮,另一幅位于豐臺大紅門,這也是本輪土拍的熱門地塊。
其中,海淀區西北旺鎮HD00-0403街區永豐產業基地(新)F2地塊HD00-0403-0013地塊以成交價、現房銷售面積“雙上限”出讓,即41.975億元、競配3.6萬平方米的現房銷售面積。
另一幅地塊為海淀區西北旺鎮HD00-0403街區永豐產業基地(新)F2地塊HD00-0403-0015、0016地塊,土地面積4.63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10.47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R2二類居住用地、A33基礎教育用地,起始價48.5億元。
經搖號判定,中海報價55.775億元觸及土地合理上限價格,轉入競報“現房銷售”面積程序。最終中海以55.775億元+4000平方米現房銷售面積競得該地塊。
除了上述兩幅地塊外,中海還拿下了豐臺區大紅門街道大紅門一期A區棚戶區改造項目FT00-0516-0004地塊,土地面積為3.94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9.46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R2二類居住用地,起始價48億元。
最終中海以49.7億元競得該地塊,同時該宗地設定有“現房銷售”面積上限27000平方米。
這三幅地塊的土地價格就達到147億元,這在現在的土地市場上已經非常少見。
而根據中海2022年半年報顯示,中海地產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和香港的合約銷售額占比達到36.8%,提升了10.1個百分點。其中在北京、天津、香港和廣州的銷售合約額均超過100億元。
在北京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也讓中海敢于下注北京樓市。
對于中海大手筆拿地,有房企人士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強者恒強,中海拿了這些地還是比較放心的,側面印證了中海對海淀和豐臺區域項目的信心以及操盤能力。”
除了中海,福建房企建發也在今天的土拍上拿下兩宗地塊,總價達到66億元。
至此,北京2022年土拍土地出讓金額達到了1479億元,較2021年的1900億還差不到500億。
北京資深地產評論人澤龍向《鳳凰WEEKLY地產》分析稱:“目前熱點城市的土拍市場大多呈現冷熱分化,主城區優質地塊比較火,偏遠的基本以央國企和本土城投以低價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