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濟南召開的中國旅游產業投融資促進大會上,國家旅游局發布了《2015全國旅游業投資報告》。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當前我國旅游業正步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需求快速增長,旅游消費日趨多元。在需求驅動下,2015年,全國旅游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結構逐步改善,熱點加快形成。
全國旅游投資項目庫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旅游業完成投資10072億元,同比增長42%。2016年,全國旅游投資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預計全年旅游直接投資將達到1.255萬億元。到2020年,將實現旅游投資總額比2015年翻一番,達到2萬億元。
“大型非旅集團加速進軍旅游業,跨行業投資態勢明顯。”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說,2015年,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投資旅游業累計超過160億元。這些非旅集團通過投資用車、OTA、旅游信息、旅游社區、餐飲等多個領域,加速搶占流量入口,完善其旅游產業鏈條,分享旅游業發展紅利。
“跨界資本成為旅游業投資主力軍,與旅游企業這些年來盈利能力不斷提高是分不開的。”申萬宏源證券總裁李梅表示,國內上市的旅游企業整體市值翻了11倍,從2005年的324.6億元一躍至現今的3748.5億元,優質的上市旅游企業標的十分稀缺,資本市場對旅游企業的追捧和投資熱度都在上升。
《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的旅游投資熱點集中在鄉村旅游、在線旅游、旅游綜合類項目、游輪游艇和體育旅游等領域。未來,旅游投資的熱點還將在休閑度假、智慧旅游、文化旅游、健康養生旅游、特色小鎮等新業態領域涌現。
業界認為,主題公園、游輪等休閑度假類產品,推動旅游產業新業態、新發展。吳文學表示,大型旅游企業加快投資郵輪旅游和體育旅游,特別是民營企業投資熱情越來越高。港中旅集團董事長張學武表示,2015年,郵輪游艇旅游實際完成投資423億元,同比增長142.7%,在所有業態中投資增速最快。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表示,近年來,在冬奧會等多重因素推動之下,體育旅游以年均14%的增速成為旅游市場中增長率最快的業態。數據顯示,2015年,體育旅游實際完成投資791億元,同比增長71.9%。
李金早表示,將在構建機制、打造平臺、拓展空間、培育新主體上不斷發力,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胡浩表示,工商銀行創新綜合融資模式,構建滿足不同規模和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的融資需求。到今年,工行對旅游產業融資已經超過3000億元,成為國有旅游產業融資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
國內旅游企業借助資本力量做大做強的空間巨大。《2015年中國旅游上市企業發展報告》建議:“推進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大型旅游集團。”李梅說,各地應積極整合優質資源,建立大型旅游控股集團,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促進優質企業與資本的對接。通過資產證券化、并購基金等模式加大旅游業投資規模,引入戰略投資者市場化運作,提升投資回報率,加速旅游業崛起。
同時,對于已設立省級旅游集團的地區,應打破大集團小公司的模式,積極推進企業體外優質資產注入,做大企業資產規模。鼓勵企業管理者持股,完善績效與經營指標的考核體系,進一步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真正打造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旅游集團。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旅游局等相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進一步挖掘旅游投資潛力,發揮資本對旅游產業發展的引領和助推作用,為旅游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