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17日訊為了離婚多分點財產,張某竟找來閨蜜自導自演了50萬元債務,結果被法院識穿騙局。她不僅制造虛假訴訟未得逞,還坑苦了閨蜜。
今天,老師伯就來講一講這起假官司。這正是:
起訴離婚爭家產,
串通閨蜜造假賬;
諸多疑竇怎解釋,
虛假官司終穿幫!
這出鬧劇的女主角張某今年48歲,丈夫王某今年53歲。陳某是她的閨蜜。去年9月28日,陳某到法院起訴張某夫婦,稱張某2010年先后向她借款50萬元和40萬元,并且提供了一張90萬元的借條。陳某說實際上只借給張某75萬元,后來張某還了25萬元,現在還欠50萬元。
今年1月22日,鹿城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庭上,張某承認自己借款90萬元,但聲稱已經還了40萬元,還欠50萬元。
一個說還了25萬元,一個說還了40萬元,這處細節引起了法官的注意。
第一次開庭結束后,法官要求陳某、張某分別提供銀行的交易記錄,但是兩人都沒有向法院提供,而后陳某向法院申請撤訴。
經法院查明,2010年1月至今,陳某通過銀行轉賬給張某的大額款項共計85萬元,張某反而向陳某匯款大額款項共計227萬元。如果從賬面看,張某才算是債主。
此外,陳某為何事隔5年后追討債務?法官進一步調查發現,原來張某在2015年7月起訴和丈夫王某離婚,起訴時和庭審過程中,張某稱自己還欠陳某25萬元,是夫妻共同債務。
法院認為,陳某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和張某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陳某虛構債權,不準許陳某撤訴。
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陳某的訴訟請求,并對陳某罰款2萬元,對張某罰款3萬元。陳某現已繳納2萬元罰款,并不承認自己參與虛假訴訟,而張某尚未繳納罰款。陳某和張某制造虛假訴訟已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將移送公安機關偵查。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