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個月大男孩腎臟積水
長春市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楊超向記者介紹,去年,他們收治了一例23個月的小男孩。據其家長介紹,1個月前,發現孩子的肚子越來越大,吃東西也費勁,有時還會出現腹痛嘔吐。家長領孩子到醫院。做了腹部彩超和CT后,醫生發現腹腔內有一個巨大的液性腫物。“腫物已經占據了腹腔的絕大部分,腸管被擠壓在一個小小的角落,這就是小兒腹脹、腹痛、嘔吐的原因。”楊超表示,液性腫物是大量積尿的腎臟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水囊。“一方面腎臟大量積水,另一方面,腎臟的功能區腎臟皮質卻明顯萎縮,腎皮質僅剩2~3毫米,屬于重度小兒腎積水。”很快,醫生為孩子做了手術。術中在他的腎臟內竟放出了多達1400毫升的尿液,腎臟的實質明顯變薄、萎縮。腎臟已經造成了永久性損害。原來,小兒患的就是泌尿系統梗阻性畸形,導致小兒腎積水。在母親懷孕后期的彩超檢查中就發現了,當時不嚴重,醫生曾囑咐患兒家長,孩子生后應該及時診治,但家長忽視了醫生的忠告,沒再檢查。
“這是一個在胎兒期發現的腎積水延誤治療的典型例子。如果家長及時隨訪則會是另一種結果。”楊超說,患胎兒腎積水的嬰兒出生后的定期檢查十分重要。楊超說,為了保護腎臟,泌尿系畸形的梗阻必須盡早治療。那么如何盡早發現泌尿系統的梗阻性畸形呢?其實很簡單,要想泌尿畸形早知道,只需要拍一張彩超。建議在對小兒體檢時,做一做泌尿系統的彩超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超過六歲尿床要用藥治療
長春市兒童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韓云坤表示,從兒童就開始關注泌尿系統的癥狀,對成年后泌尿系統疾病、心血管病、高血壓及腎臟疾病等,都能起到一定作用。“這幾年兒童最為突出的是兒童遺尿的問題。”韓云坤說,尿床可能讓孩子不敢交朋友,甚至不敢上學。“一般小孩子到兩三歲時有尿感就能主動告訴家長,如超過5歲還尿床,就要引起家長的關注,6歲以上就要用藥來干預。”另外韓云坤表示,長時間憋尿可能引發炎癥。
新文化記者 艾靈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