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6日訊
陳錫文:去年我國有400億斤糧食缺口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厲以寧、陳錫文、易綱、常振明、許家印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十三五”經濟發展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被問及我國糧食是否充足時,陳錫文回應稱,去年國內的糧食需求12429億斤,目前測算去年糧食總需求12800億斤以上。所以總量上雖然12年連續增產但是大概還有400億斤的缺口不能滿足需求,接近2000萬噸,還需要進口來彌補這個缺口。
陳錫文介紹說,我們統計口徑中糧食有五大品類:小麥、稻谷、玉米、大豆、薯類,這五個品種又各自有多有少,又不一樣。小麥大體供需平衡;稻谷滿足自給需求略有結余;大豆缺口非常大,去年大豆總產量230多億斤,進口大豆1633億斤,進口的大豆相當于國產大豆的7倍。
陳錫文還說,玉米去年進口加上可替代品種進口,達到880億斤,本來產量已經有點供過于求,玉米這個是多了。為什么還要進口那么多?那就是我們價格沒有競爭力。生產成本高,價格貴,和國際市場比沒有競爭力。糧食生產,也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要努力追求糧食總供求平衡,提高穩定糧食產能。二要加強品種結構調整。三要更注重創新和改革,推出更優良的品種和更先進的栽培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昨天李克強總理提出適當調減玉米播種面積,同時要推進玉米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市場決定價格,補貼從價格中分離出來,市場定價,價補分離,這個價格才能有國際競爭力。因為中國農民人數龐大,政府要用其他形式對農民合理收益給予必要補貼, 這項政策正在研究,兩會結束之后,玉米改革很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