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2日訊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將分別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據大眾證券報報道,兩會即將召開,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養老問題有望繼續引起今年兩會關注。近日發布的我國首部老年宜居環境藍皮書顯示,從2010年起至未來20年左右將是我國養老設施的加速發展期。業內人士普遍表示,2010至2030年是實體創業做養老的黃金二十年。
事件驅動:兩會臨近+首部藍皮書發布
全國兩會即將開幕,養老在2014年、2015年一直為兩會最熱話題之一。有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備受關注,養老問題有望繼續引起今年兩會關注。
近日,我國首部老年宜居環境藍皮書 《中國老年宜居環境發展報告(2015)》在北京發布。報告指出,我國養老產業發展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產業鏈與產品類型標準體系,而未來隨著養老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大城市將迎來養老居住產品市場化建設高峰,同時凸顯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需求,住宅適老化改造的需求將受到重視。報告顯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從2010年起至未來20年左右將是我國養老設施的加速發展期。
行業動態:未來20年將進入黃金時代
養老產業極具市場價值。根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將升至36.5%,位居全球第三,意味著我國將進入深度老年化社會階段,對養老的需求也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生產型社會開始向消費型社會轉變。養老產業作為新興消費產業,其涵蓋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需求,產業鏈長,能夠吸納的就業人數多,在促進生產、拉動消費、推動經濟發展以及帶動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老齡化加速催生對養老產業的巨大需求,我國老齡化市場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僅4.1萬億元。根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等資料統計,2014年養老行業市場容量預計超過4萬億元,占比GDP的比例僅為6.5%。對比美國養老服務消費占GDP的比例22.3%,歐洲養老產業產值占GDP比例約28.5%。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養老模式分為三種,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目前在我國,這三種養老模式分布占比約為96%,1%和3%。居家養老是絕對主流。據多地發布的“9073”養老規劃,機構養老的3%保持不變,而社區養老的比例將從現在的1%上升到7%。再加上增量的老年人口,這為社區養老帶來了大量的市場空間。
隨著發展養老產業的需求增長,政府對養老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強。自2000年起,中央各部委已陸續出臺一系列文件來完善養老制度和促進產業發展。去年底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對養老方面做了明確規劃,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至此,發展養老產業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此外,此前國務院聯合十部委發布《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五方面重點任務,同時還提出到2017年,醫養結合政策體系、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到2020年,符合國情的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建立。國金證券分析師認為,完善養老醫療服務或將成為未來幾年重要工作之一。
信達證券分析師通過梳理2000年以來的養老政策發現,除原本的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和鼓勵培養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外,近期政策更著重強調引導醫療和養老產業結合。在機構養老方面,支持養老機構和醫院協作開展醫療服務;在居家養老方面,支持發展遠程和上門醫療服務。即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模式。業內人士普遍表示,2010至2030年是實體創業做養老的黃金二十年。
投資機會:三主線掘金養老產業
信達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的養老地產將不僅僅是以地產業為主導,而是結合服務業,實行跨行業整合(養生、護理和治療),甚至與旅游相結合的模式。同時市場將趨于細分化,對于不同需求,如活躍老人、低度照顧老人和高度護理老人,有不同的關注點,產生對硬件和軟件服務不同的設計。養老產業相關公司有,世榮兆業、雙箭股份、湖南發展、鳳凰股份、湖北金環。
申萬宏源表示,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將從目前的2億增長到2050年的4億多,然后長期保持在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1/3上下。
具體來看,可從三條主線篩選投資標的。主線一:傳統企業轉型養老地產服務提供商,主要邏輯:轉型決心強、籌備工作/時間長、具可行性和連鎖化的潛力。代表公司:雙箭股份、魯商置業、湖南發展、金陵飯店、世聯行;主線二:巧用“互聯網+”打通老齡化大城市的脈絡,主要邏輯:商業模式到位、所服務的市場區位較好、與政府深入合作。代表公司:易華錄、銀江股份、南京新百、奧維通信、東軟集團;主線三:養老產業攜手“大健康”與“大休閑”,主要邏輯:受益于消費升級和經濟轉型(參照發達國家老齡產業)。“大休閑”代表公司:北部灣旅、北京文化、中國國旅、宋城演藝、新文化。“大健康”代表公司:迪安診斷、世榮兆業、九安醫療、宜華健康、泰格醫藥。
“結合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現狀和相關政策,我們認為投資機會更多存在于提升老齡人口物質生活和改善精神層面兩個方面。”國金證券分析師認為,掘金養老產業下三大行業投資機會,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三個角度出發,建議關注與養老緊密相關的標的,如雙箭股份等。此外,從行業研究員的角度推薦分別為:房地產如天宸股份、鳳凰股份;康復醫療如和佳股份、魚躍醫療、東富龍、浙江震元;旅游如金陵酒店、首旅酒店、華天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