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2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對許多人來說,管理一種貨幣已經相當棘手,但同時管理九種貨幣會是一種什么感覺?據海外媒體報道,目前在津巴布韋流通的貨幣包括:美元、澳元、南非蘭特、博茨瓦納普拉、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和印度盧比。
在津巴布韋幣轟然倒塌并退出流通之后,津巴布韋企業不得不同時充當外匯交易員的角色。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大街上,美元仍是首選,但是交易者也接受其他國家的多種貨幣。在津巴布韋與南非和博茲瓦納的邊境地區,蘭特、普拉和歐元最受青睞。不過,在經歷了去年暴跌30%之后,南非蘭特今年受歡迎的程度有所下降。因擔心蘭特進一步貶值,津巴布韋人開始拋棄這種鄰國貨幣。
據悉,津巴布韋的貨幣危機始于2000年,當時政府推動實施激進的土地改革。在加上制裁以及對本國經濟信心的喪失,津巴布韋元走向崩潰。此前,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年率曾經達到令人目眩的80000000000%。而且,物價每分鐘都在變化,而該國也因印制單張100萬億津巴布韋元的紙幣而揚名世界。不過,重新發行津巴布韋元是行不通的,因為消費者和企業肯定會拒絕接受這有巨大歷史污點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