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市民李女士在準備將套牢了多年的股票賣掉時,遇到了阻礙,雖經過半年的法院訴訟,最終可以出售了,但股票也跌了不少,李女士說都怪一個密碼。怎么回事呢?
去年股市行情較好時,李女士準備把兩萬多塊錢的股票拋掉,但到了交易大廳辦手續時,卻遇到了問題。
李女士說,股票是她和她媽一起炒的,后來改過,也就沒告訴她,因為她媽走的比較突然。
原來,08年大牛市,李女士跟母親合伙入市,誰知后來股市大跌,李女士想著等漲回來時再拋,誰知一等就是7年,直到去年股市上漲,準備賣掉時,才發現母親去世前把密碼改掉了。李女士詢問下來,如果去辦公證,費用可能還要高于股票價格,于是李女士跟父親選擇了訴訟。法院一調查,還挺麻煩。
太倉法院港區法庭法官李玲說:“涉及到繼承,代為繼承,以及轉繼承,共有八名合法的繼承人。”
原來,李女士母親高老太去世后,高老太母親還健在,因此算上她的話,再加高老太的六個兄弟姐妹都有繼承權,最終通過法院調解,七人放棄繼承,股票歸高老太的老伴兒所有。等到李女士終于可以拋售股票時,股市已經大跌,高老太的股票又跌回到從前。法官提醒,老年人購買理財或者炒股等金融交易行為時,最好將賬號密碼告知家屬,或者通過訂立遺囑來進行一個風險的防范。
太倉法院港區法庭法官李玲說:“如果不知道密碼的話可能會通過訴訟和公證的方式來解決,當中會有一些程序,必然會有時間的一個拖, 拖延了時間,有可能會耽誤了最佳交易時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