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莞2月28日電(記者盧鑒)藍色的國產六軸機械臂從AGV小車上接過物料,搬上傳送帶。流水線旁,一名“90后”工人在可視化管理平臺上嫻熟操作。這里是東莞一家生產智能手機外殼工廠的智能化車間,從這似乎可以看到“機械換人”助推“十三五”開局之年東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潮的縮影。
“‘機器換人’實施已兩年,它創造了供給端的需求,反過來又助推東莞機器人產業發展?!?7日,剛從2016年東莞“兩會”會場匆匆趕過來的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在“經濟活力看廣東·轉型升級”媒體交流會上如是說。
27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網信辦主辦,新華網承辦的“經濟活力看廣東·轉型升級”采訪團在東莞與市領導進行了面對面交流?!皺C器換人”成為交流會上的熱詞——近1小時的交流中,這四個字被提了超過20次,記者發現,在該市政府2016年“一號文”中,深化“機器換人”是核心關鍵詞,而在數天前新鮮出爐的2016年東莞《政府工作報告》中,實施“機器人智造”等字樣也被凸顯。顯然,頂層設計下,東莞一場勢不可擋的轉型升級正堅定不移地向前推進,不進則退。
要認識現在轉型中的東莞,需要對其過去有清晰的把握,“三來一補”發家的東莞,國際性加工制造業為主的外源型經濟根基雄厚,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正發生由外而內的轉變。對此,徐建華有清晰的表達:“回顧‘十二五’時期,讓我感觸頗深的是,整體環境進入‘新常態’時,東莞的經濟穩住了。東莞是全國率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外商云集,‘十二五’期間,東莞GDP總值平均每年增長7.93%,在經濟穩增長的同時,東莞經濟結構還不斷優化,我們丟失了一些增速,卻換來了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增長動力的持續增強,這是值得的,我們的信心也大大增強?!?/p>
據了解,東莞在改革開放前30年一直以17%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近日,伴隨著全球需求疲軟、歐債危機陰霾猶存、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東莞相對產能過剩的問題又浮出水面。“十三五”開局之年,東莞應如何實現對當前相對產能過剩等轉型難題的破題,徐建華在交流會上引用了一個熱詞一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他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給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東莞將從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去杠桿、防風險等方面落實。
在徐建華看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東莞轉型升級的“金手指”之一:“東莞是廣東轉型升級的先行地,率先改革開放,率先起步騰飛,率先碰到困難問題,也率先轉型升級解決問題。所謂產業園減產、轉移、關閉甚至破產,歸根結底是因為其創新能力不足,東莞通過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在第一位,努力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以便創造出更多滿足新型消費需求的供給?!?/p>
創新驅動框架下的“機器換人”,對于推進東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得尤為緊要。記者發現,在2016年東莞《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機器人智造”成為繪就“莞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藍圖的五大重要方面之一。從2014年的東莞“一號文”提出要推動企業“機器換人”,再到2016年的東莞“一號文”明確“3年內八成工業企業實現‘機器換人’,五年內‘機器換人’項目完成2000個”,可見,東莞正摸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經濟結構現狀的轉型發展之路。
“東莞作為在珠三角第一個提出大力推進‘機器換人’的地市,該戰略實施以來,兩年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一是企業人才結構獲得優化等微觀效應,二是工業企業技術性改造投資大幅提升等宏觀效應?!睎|莞市副市長賀宇在交流會上表示。
面對東莞市財政從2014年到2016年每年2億元的“‘機器換人’專項”資金安排,東莞企業利用自動化設備進行新一輪技術改造的積極性正在提高,這照亮了東莞接下來的轉型升級之路。記者團當天還走訪了國家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皞鹘y工廠需要開機員還有物料員,還有品管員、技術員和生管員,我們裝備智能工廠后,開機員被機器人取代,物料員被AGV物流小車取代,品檢員也被自動檢測取代了,技術員和生管員也不需要了,通過軟件系統實現一鍵排成??傮w而言,我們從2014年至今共換下了上千人,每買一個‘機器人’,按照五年的固定資產折舊,每個月其實際成本只需2000元,遠低于雇用一個工人的工資成本,所以我認為開展‘機器換人’確實有助企業降低成本?!痹摴靖笨偛命S河說。
據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提供的數據,目前,東莞共有400多家企業參與到機器人裝備制造業中,年產值達200多億元,2015年“機器換人”項目總投資近70億元,預計項目全部完工后將減少用工約4.6萬人,單位產品成本將下降約11%,勞動生產率將提平均提高1.66倍。此外,“機器人紅利”下的宏觀溢出效應也日益凸顯:東莞2015年的工業技改完成投資額231.2億元,拉升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6.8個百分點,這夯實了實體經濟的基礎,也給GDP作出了貢獻:2015年東莞GDP增長8%,東莞昂首邁入“GDP千億美元俱樂部”。另據東莞市統計局2月初公布的34項經濟監測指標數據,東莞經濟正在不斷提質增效、優化結構的信號明顯:顯著改善的經濟監測指標達八成。
珠三角“機器換人”春風正勁吹,東莞正通過“機器換人”中的“機械臂”扼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咽喉”,煥發出轉型“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的勃勃雄心。(完)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