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王立彬)京津冀地區采用淺層地溫能供暖制冷面積8500萬平方米,直接采用地下熱水進行供暖的建筑面積7100萬平方米,一個巨大的“地熱城市群”正在成形。
記者在26日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工作研討會上獲悉,地質調查評價表明,京津冀規劃區13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溫能每年可開采熱量折合標準煤9200萬噸。若采用熱泵系統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可實現建筑物夏季制冷35億平方米,冬季供暖29億平方米。
目前京津冀地區采用淺層地溫能供暖制冷面積8500萬平方米,占全國利用淺層地溫能供暖制冷總面積的20%,是中國淺層地溫能開發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規模最大的地區之一。
淺層地溫能和水熱型地熱資源是京津冀區內可持續開發的重要清潔能源,每年可利用熱量折合標準煤3.43億噸,占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總量的87%,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18億噸,在治理大氣污染行動中可發揮重要作用。北京延慶地熱資源可以滿足2022年冬奧會場館規劃區建筑的冬季供暖需求,為綠色辦奧提供支撐。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