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校的收費手段真可謂層出不窮,不斷“創新”,比如湖南岳陽某校,趴桌上午休每天交一元“午休費”;還有六安市某校要求所有學生上繳40元“喝水費”;更有衡陽縣江山學校規定老師閱卷要收“閱卷費”……這些“創收”的點子著實讓人佩服。筆者不禁想問,如此直接把學校變成了“生意場”,究竟是誰之過?
校方回應稱,“洗碗費”的收取已報教育局批準,這好比有一張“免死金牌”加持。并且有學生表示,有部分走讀生也同樣要交“洗碗費”,可見全憑學生自愿是假,為了“生意”是真,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亂收費也。
學校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可謂絞盡腦汁想“高招”,把教育的最后一絲斯文和矜持都丟掉了,也許這種情況不是主流,但不可否認,這些亂收費給整個教育行業都抹了黑。不過真正可怕的不是這些亂收費,而是這樣一個園丁職業,若成天在“創收”上錙銖必較,那師道尊嚴將無處安放,教育品質也勢必會逐漸下降。
為此,務必要把握好教育公益性的底線,嚴格規范教育和市場的關系,強化政府的監管職能,控制教育經費投入;學生和家長也應發揮監督作用,及時向教育行政部門反映情況,雙管齊下,早日還校園以清凈本色。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