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8月,就有十家信托公司參與成立聯合債務委員會,聯合上書,希望河北融投能夠承擔并履行連帶責任,對到期和違約的利息進行代償,以緩解投資者情緒。但據《證券日報》記者多方了解,其后河北融投仍未有實質性履約行為。
據悉,部分信托公司已于去年通過第三方轉讓、自有資金兜底等方式消化相關風險項目,但是也有部分項目延期,加上今年應到期的信托項目,信托公司需要打足精神“拆彈”。
理財產品或到期違約
近日,有媒體披露的一封《嘉隆高科致債權人公開信》再次引發業內對河北融投事件的關注,公開信中稱,嘉隆高科實業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愛新覺羅·英杰于2月5日被批捕,涉及信托、基金、P2P、有限合伙、私募股權等方式發售的多類理財產品約36.5億元,大部分理財產品已經到期或者違約。
據悉,嘉隆高科為秦皇島市政府重點扶持企業,母公司為嘉隆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也是愛新覺羅·英杰,除嘉隆高科以外,嘉隆控股旗下還有熙正照明有限公司。
事實上,去年以來,嘉隆控股的債務問題就已經引起了相關金融機構的高度重視,旗下嘉隆高科也曾計劃通過借殼上市盤活債務,但八月底啟動的上市工作隨著年末流出的嘉隆高科實際控制人失聯傳聞而戛然而止。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為嘉隆控股提供融資且有存續產品的信托公司至少有3家,其中由河北融投擔保的產品有“中原-成長系列嘉隆投資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華鑫-鑫津6號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河北融投擔保
信托產品今年將密集到期
除了嘉隆控股以外,多家信托公司還在河北融投擔保的情況下為金色搏寶、檀源木業、昌泰紙業等河北當地企業提供了信托貸款。
早在去年4月份,本該存續14個月到期的“國民信托-金色搏寶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延期半年引起了投資者的不滿,從國民信托官網11月份再次披露的延期公告看來,此前延期半年似乎仍未化解該項目風險。
事實上,去年到期的涉河北融投項目風險仍占少數,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延期,今年將會有更多以河北融投為擔保方的信托項目到期。
今年年初,華鑫信托發行的“鑫農1號集合信托計劃”公告將從1月16日延期至信托財產全部變現為止。
除此之外,方正東亞信托發行的由河北融投擔保的兩款產品“昌泰紙業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金色搏寶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分別將于2016年3月和6月到期,涉及金額約5.5億元;陸家嘴信托發行的“檀源木業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三期、第四期信托單位將于2016年8月到期,本該于去年10月到期的“河北昌泰紙業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尚存續3978.22萬元;金谷信托發起的“藍海2號-河北佳泰商務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和“藍海1號-河北昌泰紙業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分別將于2016年6月和8月到期。
對于債務危機,信托公司也密切關注、謹慎處理。早在去年8月份,就有十家信托公司成立聯合債務委員會,聯名上書,希望河北融投能夠承擔并履行連帶責任,對到期和違約的利息進行代償,以緩解投資者情緒。
“當初之所以需要擔保,就是因為被融資方多多少少在資質方面有一些欠缺,但并不代表它們沒有還款能力,有河北融投去彌補這樣一個風險敞口在當初看來是可行的。但后來河北融投危機出現以后,擔保企業受波及,后續融資跟不上甚至面臨銀行抽貸,整個現金流動性安排也受到影響。”北方一家央企旗下信托公司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意給借款企業融資也是看重擔保方的“國”字背景,但沒想到對方一直未履行擔保責任。
“如果信托公司對企業起訴,會導致企業倒閉、工廠被查封,信托資金短期內也不能回爐,這樣一個雙輸的結果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但我們也對質押股權和資金查封進行了法律層面的準備。”上述信托人士表示。
據記者了解,部分信托公司一方面正和其他金融機構一起同河北融投溝通,希望能配合盤活仍在微利艱難經營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針對仍在經營中的借款企業,公司為其尋求新的流動資金的同時還利用自身資源為借款企業的專利、技術尋找新出路。(王東君)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