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8歲史學奇才林嘉文抑郁癥發作自殺,令很多市民感傷不已(昨日華商報A07版曾報道)。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離開,留下無盡的悲傷。越來越高發的青少年抑郁癥再次以如此強烈的方式讓我們不得不警覺和面對。
案例1 這個男生說“初中是咬著牙過的!”
在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幾乎每天都有青少年來進行專業的心理咨詢,在從業十多年的資深心理咨詢師韓慶華記憶中,有抑郁癥的中學生太多了。
男生小A,17歲,高二
癥狀:長達20多天不去上學,覺得人生沒有任何意思,曾經自殺兩次均被家人發現,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
小A小時候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吵架甚至打架,媽媽比較強勢,瞧不起爸爸,后來父母離婚,爸爸萎靡不振借酒澆愁,早早就去世了,媽媽再婚后不肯要小A,小A只能跟爺爺奶奶生活。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小A有些自卑,性格內向,不愿和同學交往。之后變得日漸消沉,學習成績本來還不錯,在班級前三名,結果很快就一落千丈,落到了倒數,最后發展到什么都無所謂,對一切都失去興趣,初中時自殺一次,高二時自殺一次,幸好被發現,后來選擇的發泄方式是用針扎腿,或者用刀片劃胳膊。經過系統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小A主動提出要上學,目前狀態正常。咨詢師一直記著第一次見小A時他說的話:“我初中是咬著牙過的,你知道不?”
案例2 這個男生在學校在家都不肯說話
男生小B,16歲,高一
癥狀:半年前開始有抑郁傾向,總是悶悶不樂,平常喜歡的打球、唱歌也不去,但家人未發現,有過自殺行為,后來在家在學校都不肯說話,不肯和任何人交流,幾個月不上學,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
原來,小B初中前一直在親戚家長大,和父母缺乏感情,甚至恨自己的父母,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別人家。即使現在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也沒有體會到愛,更多的是感覺被管束,因此在家除了吃飯睡覺,幾乎不說話。在學校偷偷喜歡一個女孩子,但不敢表白,于是就有了悶悶不樂的狀態,后來終于鼓起勇氣大膽表白了,但女孩卻表示不喜歡他,這讓小B失望并且憤怒,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傾向,在班里也不肯和同學交往,和誰都不說話。加上學習壓力大,天天晚上熬到12點還經常寫不完作業,父母又總是很嚴厲,總拿他和別的孩子比,嫌他不夠爭氣。于是他開始逃學,起初是一節課兩節課逃,后來發展到一天兩天,再后來就是一個月一個月的不肯去,發現后家長也不斷勸說,但聽不進去,經常就躺在床上發呆,一天不吃不喝,悄悄吃過安眠藥,但因為量不大被搶救回來。
在第一次面對心理咨詢時,小B眼睛回避,回答問題都是“是”或者“不是”,不肯多說一個字,非常抗拒,不信任任何人。咨詢師想法設法先讓他的不良情緒進行釋放和宣泄,后來才慢慢打開心扉,目前還在接受一周兩次的咨詢,有好轉的跡象。
專家
孩子持續兩周情緒低落,就要警惕了
韓慶華分析說,在接受咨詢的心理疾病人群中,12歲-18歲的青少年比較多,也就是青春期和高中階段,占到咨詢人數的半數以上,分析這些孩子患上抑郁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是“愛的缺失”,并非很多人以為的學習壓力大。
她說,患有抑郁癥的孩子中,幾乎都是家庭親子關系不好、父母婚姻不和或童年不在父母身邊這三種情況,孩子在童年到青少年成長階段,一直是缺少愛的狀態,這是最突出的誘因,學習壓力倒是其次,此外還有性格內向、人際關系、遇到失戀或者單相思等誘因。患抑郁癥的中學生中,男孩子顯著多于女孩子,這與女孩的性格有關,相對男孩,女孩更善于表達情緒,容易與父母溝通,遇到不開心的事會情緒釋放。
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王艷瓊表示,這幾年來有抑郁等心理問題來就診的青少年日趨增多,有數據表明,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占青少年人群約15%,亟需社會關注。她說,如果發現孩子有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思維遲緩等狀況,持續兩周以上,就應該到專業診療機構就醫咨詢。
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寇覺中表示,面對抑郁癥青少年的增多,社會、家長、老師和學校更應該警惕。目前我們的青少年教育片面追求學習成績,追求學習名次,對于孩子始終是沉重的壓力,而忽略了關于“做人”的教育,忽略了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付出和感恩等日常道德規范的培養,缺乏社會真相、挫折教育。因此,青少年普遍缺乏健康的心理能力,不能承受痛苦。事實上,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心理健康起決定性的作用,學校教育更不能缺失心理健康教育。
>>釋疑
愛思考的人是否更容易抑郁
1、高智商的人容易患抑郁癥
王艷瓊表示,抑郁癥本身與患者的思維水平、是否愛思考、聰明程度、是否天才等沒有直接關系,抑郁癥的發生因素多樣,與遺傳、家庭、性格、壓力等均有關系,是一個綜合因素。但如果一個孩子很聰明、有天才傾向,無論是自己本身,還是家人、老師、學校、社會的期望值就很高,反過來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有時候就會間接引發抑郁癥的出現。
寇覺中認為,學習能力強、思想性越強的越容易抑郁。英國心理學家波斯特博士表示,創造性的才華和病態的心理,確實有著某種聯系。天才中多有精神類病癥,而精神類病癥又時常能激發靈感和創造性。因此,許多高智商的人容易患抑郁癥。
2、春天是抑郁癥最危險的季節
韓慶華說,春季是發芽的季節,此時氣候多變,人體經歷了冬日的嚴寒,容易情緒躁動,春天是抑郁癥最危險的季節,春季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激素分泌紊亂,多變的天氣會導致人的情緒波動較頻繁。而且春季人們的壓力也比較大,春節后人們都懷著美好的愿望,但是幾個月沒有什么轉機,性格內向或者暴躁、不自信的人更容易精神緊張,出現焦慮、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癥狀。預防春季抑郁癥,除了去心理咨詢科進行疏導治療、認知治療、音樂治療、發泄療法外,特別建議應該多吃蔬菜多晨跑多走出家門,融入春天生機勃勃的大自然。
3、很多抑郁患者會選擇跳樓
韓慶華分析說,在抑郁癥患者的心目中,抑郁就像癌癥一樣,沒日沒夜折磨人,過程非常煎熬和漫長,因此,他們希望得到最快最輕松的解脫,因此很多人會選擇跳樓,瞬間一切就結束了。
>>表征
睡眠障礙要警覺
據心理咨詢師帥彪介紹,抑郁主要表現為5種情況: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涂了一層糨糊一樣”。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并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郁癥最危險的癥狀,應提高警惕。
4.認知功能損害
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
5.軀體癥狀
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后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郁發作具有特征性意義。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欲減退不一定成比例。
>>鏈接
看名人如何對抗抑郁癥
巴爾扎克曾說:“天才就是人類的病態,它就如同珍珠是貝的病態一樣”,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都曾受到過抑郁癥的折磨,包括林肯、羅斯福、梵高、海明威、三毛、張國榮等。那些頑強挺過抑郁那一關的名人都是怎么做的呢?
林肯:剪下報紙上對自己的贊美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26歲和32歲時,抑郁癥發作最厲害,一度險些自殺。在給友人的信中,林肯曾經表示自己是“活著的人中最痛苦的一個”。在任總統期間也未幸免于難。據報道稱,他常常失眠,對生活絕望,導致白天工作無精打采,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飽受抑郁癥折磨的林肯,在當時還沒有心理醫生的情況下,自己琢磨出了對抗抑郁癥的有效方法,這就是“剪報”,他把報紙上美國人對自己的期望和贊揚的溢美之詞剪下來,放在隨身的口袋里,在心情抑郁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以此振奮精神,緩解病情,并最終戰勝了抑郁癥。
丘吉爾:不讓自己“閑”下來
“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英國首相丘吉爾這樣的民族英雄,也曾被抑郁癥糾纏。丘吉爾如同許多憂郁癥患者一樣,為避免無所事事時讓自己“烏云壓頂”,拒絕讓自己休息或放松,每當公職一空下來,他就想盡辦法排遣,包括繪畫、寫作與砌磚,他也因此成為為數不多的文豪級政治家。
楊坤:穿色彩明亮的衣服堅持鍛煉
以一首《無所謂》走紅的歌手楊坤也曾患有抑郁癥。知道自己生病后,楊坤去看過心理醫生,也接受過藥物治療,同時輔助一些其他療法。
陰暗的天氣,楊坤會特意穿上色彩最明亮的衣服,去戶外騎馬或騎摩托車。想清靜的時候,去一些特別寬闊的地方,如山里,只要看到綠色,心就能安定下來。沒工作的日子,每天中午起床,先喝兩大杯白開水;飯后,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消化,走到健身房里,騎車、跑步、游泳、做器械,出了一身汗,煩惱就被拋光了;下午五六點鐘結束,叫一幫朋友,或到家里,或在外面吃飯。一天特別充實,完全沒時間再抑郁了。
許巍:親情陪伴 跑步讓他恢復
從西安走出的歌手許巍也曾患上抑郁癥。“在患病最嚴重時,總是在考慮著結束自己的生命,負面情緒特別多,那個時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度日如年。”許巍說。
患病后,許巍基本不跟朋友聯系,封閉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父親對此很擔心,悄悄拿走了他的電話本,挨個兒給他的朋友們打電話,邀請人家來家里玩。哪里有治療抑郁癥的講座,許巍的父親都會風雨無阻地倒好幾趟車趕到那里去聽,認真地記筆記。一次,他聽說夜跑能夠緩解失眠的癥狀,就拉著許巍天天晚上跑步。深夜,寂靜無人,大街上只有白發蒼蒼的父親陪著他跑步。后來,許巍的失眠治好了,父親卻開始失眠了,晚上一定要跑步之后才能睡著。 綜合
今天9:30-10:30
心理咨詢師接熱線
在即將到來的春天,讓我們一起對抑郁說“不”。今天上午9時30分到10時30分,華商報特別邀請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心理咨詢師陳柯樹到華商報接聽熱線,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出現了抑郁等傾向或疾病,歡迎撥打熱線電話:029-62502853。
來測測你的抑郁指數
專業心理咨詢師給大家推薦了一個簡單的抑郁自評小測試,共9項,每項描述如果符合則計1分,不符合計0分,答完后加總分。
1心境低落、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欲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欲減退。
你的得分是?
3-4分,有一定抑郁傾向,建議在生活中積極調適,如2周后仍未緩解建議進行心理咨詢。
5-6分,有一定抑郁表現,建議找專業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咨詢。
7-9分,抑郁表現明顯,建議立即到精神心理科就診。
注:本測試不屬于專業心理測評量表,不能代替專業診斷。如需科學心理測評,請到專業機構進行。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華商報記者 李琳 采寫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