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服刑人員練瑜伽,通過進行忍耐力訓練等,提高覺察、控制、化解憤怒情緒的能力
服刑人員通過畫畫靜心
一名服刑人員通過訓練獲得“憤怒控制明星”的稱號
法制晚報訊(記者 唐寧)暴力罪犯練瑜伽?對,在團河教育矯治所,暴力罪犯通過進行憤怒減弱、忍耐力訓練等干預訓練,提高覺察、控制、化解憤怒情緒的能力,以避免沖動惹禍。
今天上午,《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走進北京市團河教育矯治所,民警為您揭秘,那些曾經嗜酒如命、動輒揮拳揮刀打架的服刑人員,如何接受改造以回歸社會。據悉,這種培訓在國內尚屬首次。
上午現場
暴力犯高墻內練瑜伽
控制化解憤怒情緒
上午9時30分,進入團河教育矯治所里面時記者發現,這里更像是一所學校。教學樓、操場、餐廳、心理咨詢室,不光環境整潔,學習氛圍也很濃厚。與普通學校不同的是,這所學校能讓曾經犯罪的人,蕩滌心靈。這所學校,著重對暴力型罪犯展開培訓,讓他們心理健康地重返社會。
在一間教室里,服刑人員正在調色。他們拿著畫筆細細勾勒,神情專注。一位身材高挑、戴著黑框眼鏡的服刑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在鍛煉耐性,讓我們靜心,不再心浮氣躁。”
隨后,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轉身走向隔壁教室,發現驚人的一幕。教室里擺放著八個瑜伽墊,8名服刑人員站在上面,緩慢地舉起雙手,抬起左腳,向右傾斜,左腳輕輕抬起至臀部用手扶住。他們大多為28歲至30余歲的青年男子,一連貫的動作下來流暢、舒展。從背影望去,隨著動作進行,他們的身體在逐漸放松。可以看得出,他們一邊做動作,一邊深呼吸。
“很難想象吧,他們以前都嗜酒,好打架,都曾是暴力罪犯,現在練‘瑜伽’反差很大吧?”團河教育矯治所商俊兵副所長告訴記者,“暴力罪犯練瑜伽,是我們研發的控制暴力型服刑短期犯治愈機制中的一項。”
據他介紹,控制暴力機制包含六個部分,首先要評價他們的“激惹事件識別”,也就是讓暴力型服刑人員把自己容易發脾氣的情形記下來,評出等級分。民警根據他們的個性,有針對性地幫教。
還有就是教給他們一些易怒時身體現象的識別,讓他們明白,自己到憤怒的時候會有心跳加快、血往頭上涌等等細微的變化。然后通過培訓,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處于憤怒狀態時,要通過深呼吸、倒數計數、愉快想象等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沖動惹禍甚至犯罪。
講述 酒后傷人罪犯:培訓后學會了制怒
32歲的男子羅某曾是一名戰士,退役后做起了亞馬遜倉庫的管理員,后來因為喝醉酒打架被通州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4個月。還有兩個月他就服刑期滿了。
2015年7月15日,羅某來到團河教育矯治所。很快,民警發現他脾氣易怒、行為沖動,遂將他分配到四大隊參加控制憤怒情緒訓練。
對于為什么跟人打架,羅某先是說對方罵了人等多種理由,最終才告訴記者,他那天喝了點兒酒,一時沖動惹的禍。
羅某說,他從初中便開始喝酒、抽煙、逃課,因為家里溺愛,助長了他暴躁的性格,“我出生在四川農村,又是男孩,那時候農村重男輕女,一家人對我非常溺愛。”
羅某后來在某軍區野戰部隊服過5年兵役,身體素質超乎尋常人。退役后,“我賣過早點、進過工廠,在夜市也賣過啤酒,后來進了物流公司。”一晃就到了而立之年,他決定到北京闖一闖,“來北京后,第一個女朋友提出分手,我酒后打架進了監獄。”
羅某說,他剛來到團河時,不相信通過訓練能改變性格,“不是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嗎?可是培訓了不到兩周,我明顯地感到自己有了變化,學會了制怒,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了。”
據給暴力型服刑人員上課的民警向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介紹,這類服刑人員分為攻擊行為型和沖動行為型,如果是偶發性且帶有情緒問題的也符合訓練條件,“如果是偶發性無情緒問題的,比如一個小偷盜竊了一臺車,被車主發現,小偷情急之下對車主做出暴力行為企圖逃跑,這種不屬于訓練范圍。訓練針對的是性格易怒且有攻擊傾向性的服刑人員。”
背景 干預訓練幫罪犯控制、化解憤怒情緒
自2013年11月1日起,團河教育矯治所開始正式收押余刑3個月至1年以下的成年男性輕刑犯。據統計,暴力型罪犯占到總數的40%左右,且呈上升趨勢。
據團河教育矯治所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高德貴介紹,暴力型罪犯群體的主要特點是文化程度低、脾氣暴躁、易怒、好沖動、爭強好勝、自控力差。目前,所內暴力型罪犯90%以上為初中以下學歷,其中70%以上是25至40歲的青壯年。故意傷害、尋釁滋事以及妨害公務這三大類罪犯占到七八成。
為避免他們服刑出獄后再犯類似罪,團河教育矯治所組織心理、教育、管理方面的專家型民警建立暴力犯矯治小組,借鑒國內外相關經驗,根據暴力犯心理行為特點和憤怒失控的主要犯因,探索改變罪犯對所犯罪錯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方式,促進其積極轉變。
“我們主要通過憤怒減弱、忍耐力訓練等干預訓練,幫助他們提高對自身憤怒情緒的覺察、控制和化解,實現憤怒控制技能生活化,有利于罪犯回歸社會后,從根本上減少憤怒失控和攻擊行為。”高德貴表示,目前團河教育矯治所已有200余名罪犯參加憤怒控制訓練,90%以上的刑滿釋放人員能夠將在所內學到的憤怒控制方法繼續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極大地降低了憤怒失控和攻擊行為的發生幾率。
文/記者 唐寧 攝/記者 曹博遠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