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網站 發布時間:2016-02-25 12:10:49
2016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顯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出現西快與東慢的態勢,但東部地區在全國區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區域差距出現的相對差距仍有縮小,絕對差距增速放緩,說明四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的協調性還有待提高。 2月25日上午,2016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全球環境競爭力報告(2015)》聯合發布暨“十三五”時期區域競爭戰略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對中國各省份的競爭力等情況做出了說明。福建師范大學原校長李建平教授對2016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的情況進行了具體介紹。 以下為會議實錄: 李建平: 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大家作一個匯報。 第一部分,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現狀分析。 首先是全國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綜合評價。2014年,處在綜合競爭力上游區的第一到第十位分別是廣東、江蘇、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天津、福建、遼寧、湖北,處在中游區的第11到20位分別是四川、河南、安徽、湖南、河北、重慶、陜西、內蒙、江西、海南,處在下游區的21-31位分別是吉林、黑龍江、廣西、山西、新疆、貴州、寧夏、云南、甘肅、青海、西藏。這個表格的右側是2013年的排名,大家可以做一些比較。 李建平: 2014年和2013年相比,我們可以看出,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上升的有8個省份,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慶和內蒙古,福建、湖北、四川、廣西、新疆和寧夏均上升了1位,15個省份排位沒有變化。排位下降的有8個省份,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河南和江西,牌位下降了2位,遼寧、陜西、海南、山西、云南、貴州都下降了1位。 在評價期內,個別省區市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的升降出現了跨區段變化,其中湖北由中游去跨入上游去,前進了一位。河南由跌入中游區,下降了2位。 從2013-2014年得分的升降來看,全國15個省份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增加了1.62分,其次是西藏、內蒙古和重慶,都增加了1分以上,共有16個省份都下降。從全國平均分值來看,2014年為39.4分,與2013年相比有微小的下降,減少的分值為0.1分。 再看全國四大區域間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變化。東部地區2014年得分是48.8分,降了0.3分。中部地區是37.8分,持平。西部地區是33分,比2013年提高了0.3分,東北地區36.6分,跟2013年相比下降了0.9分。 李建平: 全國四大區域平均分值各有變化,其中西部分值上升最多,增加了0.25分,東部和東北地區的得分有所下降,分別下降了0.33和0.96分,中部地區得分不變。反映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出現西快與東慢的態勢。區域差距出現的相對差距仍有縮小,絕對差距增速放緩的狀況。說明四大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的協調性還有待提高。 在看全國四大區域內部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評價。東部地區來看,東部地區12個省市2014年從第一到第十名的排名分別是,廣東、江蘇、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天津、福建、河北、海南。我們也分別跟2013年做了對比。 從對比里面我們可以看到,東部10個省份里只有河北和海南處于中游區,其他8個省份都處在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上游區,并且排位比較穩定,基本上排位沒有發生變化,說明東部地區在全國區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 李建平: 此外,在東部地區10個省份內部,競爭優勢仍然不平衡,最無明顯是海南與其他省份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樣排為上游區的省份也存在較大的差距,除江蘇以外,廣東、上海、北京和浙江得分都在50分以上,福建得分相對較低。 李建平: 此外,在東部地區10個省份內部,競爭優勢仍然不平衡,最無明顯是海南與其他省份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樣排為上游區的省份也存在較大的差距,除江蘇以外,廣東、上海、北京和浙江得分都在50分以上,福建得分相對較低。 李建平: 再看中部地區,中部地區6個省份里面,從第1名到第6名依次是河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我們跟2013年也做了一個比較,從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6個省份中,山西處在下游區,其他5個省份都處在中游區。從與其他區域比較來看,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得分差距較大,與西部地區之間的得分差距較小。 李建平: 從地區內部的排位變化來看,中部地區省會之間的競爭力相對變化不明顯。此外中部地區內部6個省份也表現出明顯的非均衡性,湖北、河南、湖南和安徽都處在中游區的前列,江西處于中游區的靠后位置,山西則處在下游區。 西部地區12個省市區,從第1名到第12名依次是四川、重慶、陜西、內蒙古、廣西、新疆、貴州、寧夏、云南、甘肅、青海、西藏,他們在全國的位置我們也排出來了,這里面排位有升有降,我們再做進一步分析。 李建平: 從地區內部的排位變化來看,中部地區省會之間的競爭力相對變化不明顯。此外中部地區內部6個省份也表現出明顯的非均衡性,湖北、河南、湖南和安徽都處在中游區的前列,江西處于中游區的靠后位置,山西則處在下游區。 西部地區12個省市區,從第1名到第12名依次是四川、重慶、陜西、內蒙古、廣西、新疆、貴州、寧夏、云南、甘肅、青海、西藏,他們在全國的位置我們也排出來了,這里面排位有升有降,我們再做進一步分析。 李建平: 西部地區12個省份里有4個處于中游區,其他8個省份處在下游區,在全國仍處于弱勢地位,西部地區評分得分只有東部地區的68%,表明其競爭力與上游區相比有明顯的差距,但與眾不地區相比,很多省份得分差距較小,其競爭力劣勢不太明顯。西部地區各省份內部之間的差距也很明顯,使得西部地區各省份之間的綜合競爭力排位相對穩定。除了少數省份排位有所調整以外,沒有太大的變化。 李建平: 我們再看東北地區。東北地區3個省,2014年的排名依次是遼寧、吉林、黑龍江,全國的排位除了遼寧下降了1位以外,其他跟2013年持平。 東北地區3個省份的競爭態勢基本保持不變,除了吉林下降1位以外,遼寧和黑龍江排位保持不變,但黑龍江排位與遼寧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第二部分,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表現和特點 從歷年各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變化來看,整體上過剩于綜合競爭力的牌位相對比較穩定,在某一區段內變化較小,只是在局部有所調整,發達省份排位相對比較固定,大多處于上游區,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多處于下游區,劣勢地位還難以改變。 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綜合得分比較分上,呈現非正態分布特征,不同地區之間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分布很不均衡,雖然部分省份得分比較集中,但也有很多省份得分差距較為明顯,總體上呈現偏態分布特征。根據綜合得分分布統計,全國有一半省份的得分集中在30-40分之間。 李建平: 總體來講,我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變化呈現以下四個特點:1.“軟動力”趨強。從從審閱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變化趨勢來看,政府作用競爭力,統籌協調競爭力、發展環境競爭力等指標普遍提升較快,成為提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動力。全國各地各級政府通過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和提高服務意識等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2.“硬動力”軟件。產業經濟競爭力、宏觀經濟競爭力、財政金融競爭力等指標在大部分省份當中低于平均水平,且產業經濟競爭力和宏觀經濟競爭力波動幅度較大。各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和產業經濟競爭力變化趨勢高度擬合,具有較強的陣縣線性關系,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省份,比如北京、上海、等地的產業經濟競爭力不是特別靠前,但經濟綜合競爭力妨礙名列前茅,是因為其他二級指標得分比較高的緣故。可以說,產業經濟競爭力是影響和推動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提升的重要要素。3.內生動力偏弱。大部分省域知識經濟競爭力提升較慢,除廣東和江蘇以外,普遍低于平均水平。知識經濟競爭力反映了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發展能力及其在全國的競爭地位。因為科技創新是省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教育發展為省域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持,所以知識經濟是提高省域經濟發展速度、優化省域經濟結構、提高省域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對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發揮重要的作用。4.外省動趨好??沙掷m發展競爭力、發展環境競爭力等指標普遍提升較快,基本處于平均線上??沙掷m發展競爭力上升趨勢比較明顯,成為拉動省域綜合競爭力提升最持續穩定的強勁動力。 當前我國越來越重視人才,正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人才在經濟外升動力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力推進使我國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資源利用率不斷提高,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性增強,可持續發展發展水平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動力趨好。 李建平: 第三部分,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專題分析 今年藍皮書專門開辟了“十三五”趨勢分析和政策展望這個專題,著力對“十三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競爭格局與態勢進行深度分析。從國際層面來講,“十三五”時期國際競爭格局與發展態勢分析,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處于深度調整之中,全球經濟復蘇動力不足,下行壓力加大,改革創新任務艱巨,國際經濟競爭的不平衡和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首先2014年以來,世界經濟整體呈現整體增長態勢,不同國家的經濟增長呈現明顯分化態勢,國際貿易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際格局出現微妙變化,貿易全球化受到了沖擊,國際經濟競爭格局利益分化,國際競爭手段全方位變化。 其次,在當前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下,新技術的突破帶來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快,信息產業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新技術的引入是主要經濟體面臨風險與經濟。 最后,國際經濟格局利益分化,國際競爭手段全方位變化,國際競爭的主要領域專項新興產業、制造業升級和金融創新。 李建平: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應當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技術創新,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大變革之中。1.在WTO框架以外積極拓展全球合作范圍和領域。中國倡導成立金專銀行和亞投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瑞士、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國簽訂自貿協定,積極參與G20等國際組織的舉措,是我國積極應對國際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在全球價值量分工條件下,針對當前中國在貿易中存在的弱勢和短板,應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實現貿易效益的增加。 3.在全球化進入第三階段,創新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應全面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競爭力。諸如新興領域的國際競爭。 再看國家層面,“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綜合競爭力提升的關鍵領域與戰略突破。“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提升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需要關注的關鍵領域為: 李建平: 一是經濟體制改革方面,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度、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建設服務型政府。 二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面,逐步形成現代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支撐,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三是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方面,推進制度創新,才能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是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不斷完善區域政策,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有助于形成新的經濟發展動力,拓展經濟發展新的空間。 我們再看區域層面,“十三五”時期中國區域競爭與合作新格局分析。“十三五”時期,各區域將不斷突破發展慣性,深入推進協調發展,逐步構建更加合理、更趨完善的中國區域競爭與合作的新格局。從區域競爭與合作的總體格局來看,四大板塊加三個支撐帶的區域發展新組合,為“十三五”時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區域協同、產業聯動、陸海統籌等新格局奠定了空間基礎。 李建平: 從區域競爭與合作的新特點來看,“十三五”時期我國將繼續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實現區域發展格局的新均衡。第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在更高層次上持續深入推進。第二,從強調區域競爭向重視區域合作、區域協同轉變的趨勢更明顯。第三,城市群將成為區域競爭與合作的主要載體和重要抓手。第四,實施精準扶貧的新戰略,將成為縮小區域差距的重要內容。第五,區域競爭與合作將融入到更為開放的國際環境之中。 再看看產業層面。“十三五”時期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領域與方向分析。 第一,“十二五”以來我國產業競爭力發展現狀主要表現在:第一,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化。第二,制造業發展迅速,規模優勢顯著。第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率較高。 李建平: 第二,“十三五”期間,國際金融危機推動著全球產業發展的大變革,在為我國產業競爭力提升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為我國產業的平穩發展帶來了挑戰。 第三,“十三五”期間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應該主要從以下領域著手,堅持科技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創新驅動新興產業線中高端邁進,堅持新需求、引領現代服務業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引導環境產業發展,堅持產能合作,助推農業發展空間的拓展,堅持跨越發展引入全球產業價值鏈重組。 再看企業層面,“十三五”時期中國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新動力與新模式分析。我國企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但持續發展動力不足。主要表現為:做大做強企業戰略成效顯著,但市場導向不足,導致盲目擴張和產品結構性失衡,創新投入與活躍度持續高漲,但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創新效果不佳,企業治理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但產品品質育創新度限制品牌國際知名度。 李建平: “十三五”時期我國企業應注入發展的新動力,打造新模式和新業態。第一,產業鏈和價值鏈將從低端轉向中高端,產業高端化指引企業轉型的新路徑。第二,生態環境要求企業“去污染”,發展低碳化,重構企業發展新模式。第三,人口城鎮化開啟企業投資新領域。第四,互聯網+鑄就企業經營新業態。第五,經營全球化助推企業開拓,拓展新市場。
猜你喜歡
-
9月10日晚間,特寶生物(688278)披露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王世媛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相關職務,離...更多
2021-09-13 15:40:09
-
8月30日,為建立健全革命文物安全長效機制,有效提高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防護水平,省文化和旅游...更多
2021-09-01 08:19:45
-
為了防止未成年人網游成癮,國家相關部門向網游企業提出了最新的官方要求。8月30日,根據國家新聞出...更多
2021-08-31 14:13:15
-
8月20日晚間,天創時尚(603608)發布公告稱,公司曾于2021年2月22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更多
2021-08-23 15:16:55
-
2021年盛夏,家居品牌更換代言人的節奏明顯加快。8月初,維意定制正式宣布知名男演員黃軒成為新代言...更多
2021-08-20 15:29:47
-
8月9日晚間,華東醫藥(000963)披露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其中...更多
2021-08-10 15:12:12
-
8月9日晚間,碧桂園服務與藍光嘉寶服務發布聯合公告稱,藍光嘉寶服務除牌決議已達成,H股將于2021年...更多
2021-08-10 15:05:24
-
8月2日,大唐集團控股發布正面盈利預告。公告顯示,大唐集團控股初步審閱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更多
2021-08-03 17:53:40
-
7月26日,北京市召開高精尖產業發展情況新聞通氣會。北京市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介紹,上半年經開...更多
2021-07-26 16:51:53
-
在終審判決出爐一個多月后,康巴赫終于向蘇泊爾公開道歉。7月23日深夜,康巴赫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更多
2021-07-26 11: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