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企拓荒國內影視衍生品
猴年春節雖過,有著濃郁傳統文化色彩的國產動畫電影《年獸大作戰》余溫未退。盡管難與周星馳新片《美人魚》逾21億元的春節檔票房冠軍比擬,但寧浩出品的這部《年獸大作戰》,有望在影視衍生品開發上再掘一桶金。
國內影視衍生品市場首發
中國投資咨詢網的最新數據顯示,載至2月17日,今年春節檔的影片中,《年獸大作戰》拿下票房近4000萬元。
這樣的票房仍存變數。
《年獸》由新銳導演寧浩出品。10年前,寧浩憑借小投入大產出的影片《瘋狂的石頭》突然大火。
從網絡圖片來看,2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年獸大作戰》首映式顯得與眾不同,發布會現場有一面主體墻,墻上展示了一些打上年獸標志的商品,涵蓋玩具、家居、郵品、出版等產品類別,現場展示的就有雪地靴、保溫杯、平臺玩具等。這些展品在國內是新興事物,在美國好萊塢,被稱之為“影視衍生品”。
首映式公開的信息顯示,廈門新格文創集團是實際操刀此次《年獸》影視衍生品的幕后主體。
這是國內首次對影視衍生品進行商業開發。根據首映式披露,開發《年獸》影視衍生品的主體是北京七拾二變公司。七拾二變公司由廈門新格文創集團與寧浩的壞猴子影業共同出資組建,主營影視IP價值評估、IP授權管理、IP產品創意與開發以及IP營銷推廣等全流程產業鏈的專業IP運營管理。
據悉,由于開發影視衍生品在國內屬嘗試階段,為配合此次開發,七拾二變公司還整合了中信出版、中國郵政、盒子有戲傳媒、亞馬遜中國、樂華歡樂世界、不一家居、UGG、膳魔師、things等國內外渠道平臺與品牌商資源。
首映式主體墻展示的商品是《年獸》的首批影視衍生品。電影播放的時間檔期將悄然消逝,票房收入接近尾聲,《美人魚》和《年獸大作戰》在電影院里的陣地將讓渡給其他影片,但國內影視衍生品的市場開發才剛開始。
影視IP價值的挖掘提升
在美國,票房只占一部影片全部收入的20%,另外80%的收入源于跟影片有關的衍生品開發。而在我國目前的影視產業中,票房幾乎就是一部影片的全部收入。
因此,這是國內影視產業在衍生品開發上的一次大膽嘗試。據新格文創董事長蘇曉東介紹,與中國郵政聯手,是從電影中提取元素,結合中國傳統年俗,開發一系列賀歲郵品、主題郵局等;與中信出版的合作,則借鑒迪士尼動畫電影與圖書的商業模式,提煉《年獸大作戰》電影情節中最有戲劇性、最打動人心、最溫情的內容,改編創作了10本系列童書和1本電影創作紀錄書,并延伸至中信書店銷售;與不一家居、UGG、膳魔師、things的合作,則側重于產品定位和設計。首映式展示的衍生商品中,年獸快遞盒就是與盒子有戲傳媒合作的成果。
蘇曉東透露,除了與寧浩合作外,與另一新銳導演徐崢的合作也在進行中,這兩方的合作領域都與影視衍生品開發有關。
“從影視IP價值評估—IP授權管理—IP產品創意與開發—IP商業模式構建,IP衍生不再只是宣發物料,而取而代之以滿足市場需求的文化商品,這將是未來電影品牌的重要構成,是從文化價值挖掘到商業價值的轉化與提升。”蘇曉東說,影視IP在中國市場的運營與管理還在探索,產業鏈和市場氛圍也處于起步階段,《年獸》只是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下開始的實踐。
壞猴子影業在影視行業擁有豐富的資源,新格則是一家專注于品牌管理的文創企業,雙方的互補為拓荒國內影視衍生品提供了可能。
新格駕輕就熟的文創之路
影視衍生品屬于拓荒,但對于新格來說,開發文創產品已是輕車熟路。
記者了解到,從2007年起,新格就連續主辦了四屆《廣州城市畫報》落地在廈門的“創意市集”活動。受“創意市集”啟發,新格首次切入文創產品,把首次試驗的著力點放在了鼓浪嶼文化的挖掘上。
那個時候鼓浪嶼正好在著手張羅申遺,新格先是挖掘鼓浪嶼的一些歷史,用帶有批判性的眼光,出版了《白描廈門》畫冊。畫冊挖掘的內容涉及傳統產品,新格找廠家訂制了相應的產品,并結合其他的一些文化產品,在鼓浪嶼開出首家“蝦米堂”試賣。
出乎意外,幾款自制產品賣得很好,由此還帶動了“蝦米堂”其他商品的生意。新格從過去的品牌管理深耕,開始轉向產品輸出。“蝦米堂”而今已有6家分店,是新格旗下的主要文創品牌之一。
去年,新格與夏商集團攜手,改造了鼓浪嶼菜市場,把它改造成了一個融入文化元素,可以在一樓購買海鮮到二樓烹飪立嘗的新型商業形態,并且賦予一個雅致的名字——鼓浪嶼菜市場博物館。
今年,新格啟動了與中信集團的全面合作,涉及金融和出版板塊,目前在廈門已有兩家分店的“曉學堂”是最前沿的端口。將于今年5月在鼓浪嶼開業的蟲洞書店,則是城市旅游書店概念的樣板店。按照新格的設想,蟲洞書店的營業面積在1000平方米左右,將打破傳統時間和空間概念,專營細分領域的書籍。
新格主導影視衍生品開發,一切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