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本草十年艱難上市征程:競爭力不再,跌至20名
《港灣商業(yè)觀察》 施子夫
(資料圖)
2022年11月10日,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相宜本草)同中金公司(601995.SH)簽署了上市輔導協(xié)議,擬A股掛牌上市。
近兩年的相宜本草,風頭出圈熱度不減。然而在激烈的美妝市場,不僅早已巨頭林立,連相宜本草主打的“中草藥”護膚概念也已經有不少品牌先后入局。選擇在此時遞表的相宜本草,能否再度重回昔日地位?
01
十年跨度再開啟IPO進程
相信在大部分消費者的印象里,對相宜本草的記憶還停留在超市貨架中的“媽媽牌國貨”。相較于國產中草藥護膚品牌,年輕消費者往往更偏愛使用國內外知名的大牌美妝產品。
二度翻紅的相宜本草其實早在十年前,就曾是國產美容護膚品的知名品牌。
2012年,相宜本草首次遞交招股書,計劃擬募資7億元,主要用于營銷渠道及品牌建設項目和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封帥合計控股80.5%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根據當時相宜本草披露的業(yè)績顯示,2009年至2011年,相應本草實現營收分別為3.77億元、7.5億元和13.35億元,營收增長率分別為87.73%、98.76%和78.11%。
不僅如此,相宜本草的毛利率指標也依然不低,分別為78.65%、79.87%、80.34%,三年基本保持在80%上下。
2012年的化妝品行業(yè)無疑是一片藍海,憑借當時相宜本草的業(yè)績表現,若能成功在A股上市,或許會受到不少市場人士的看好。
然而令市場都意想不到的是,遞表的兩年后,在2014年,相宜本草放棄了IPO計劃,首次IPO也宣告終止。
時任相宜本草總裁嚴明曾表示,終止上市出于公司戰(zhàn)略方面的考量。相宜本草選擇終止上市的近十年,也是化妝品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的黃金十年。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2012年-2022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guī)模從2484億元增至4986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增至5125億元,同時預計在2025年,全球護膚品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893億美元,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97%。
近幾年,闖關IPO的化妝品公司就包括珀萊雅、毛戈平、上美股份等。
十年風云,天下已變。相宜本草還能重新回到曾經的位置嗎?
02
相宜本草跌至20名壓力巨大
2022年1月4日相宜本草執(zhí)行總裁俞巍透露,在整個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2021年相宜本草實現全年同比33%的增長,其中線上同比增長59%,線下同比增長15%。按照公司的規(guī)劃,期望在2022年實現45%的同比增幅。
依靠主打的本草精華以及主播帶貨、綜藝出圈等方式,相宜本草的業(yè)績似乎已有回溫的跡象。然而在巨頭林立的化妝品行業(yè),相宜本草想要彌補自身與頭部品牌之間的差距,也并非易事。
根據Euromonitor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化妝品市場中歐美品牌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歐萊雅和寶潔的市場份額常年位居行業(yè)第一,市場份額占比基本保持在10%上下,其他相關企業(yè)的市場份額占比則盤踞在2%-5%之間。
此外,根據產品線的價格分類,目前國內化妝品行業(yè)還細分為高端市場以及大眾化市場。
其中,高端市場主要是由國際頂尖品牌主導,排名前三的品牌為歐萊雅、雅詩蘭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別為18.4%、14.4%和8.8%。
在大眾化市場,寶潔則占據主要的市場份額,為12.1%;其次是歐萊雅,占比約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藍集團、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9%、3.7%、2.3%和1.9%。
從2022雙十一期間相宜本草的銷售情況來看,盡管與自身業(yè)績相比有所進步,但其在榜單上的排名并不靠前。
數據顯示,在天貓美妝行業(yè)雙11預售品牌成績單、天貓美容護膚雙11預售品牌成績單中,相宜本草分別位居第20名、第19名,排名前三的品牌包括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等。
在小紅書平臺,有關雅詩蘭黛的筆記數量達94萬篇、歐萊雅的筆記數量56萬篇,相宜本草的相關筆記篇幅僅3萬篇,遠不及前兩個品牌。
目前,相宜本草的紅景天系列產品價格集中在200-500元的區(qū)間,在市場一眾熱門品牌間,并不搶眼,且紅景天系列產品本身的市場地位根基較淺,未形成一定的粉絲基礎,粉絲購買力相對較弱。
日化財經資深評論員清揚君對《港灣商業(yè)觀察》表示,目前中草藥的功效并不能拿來做化妝品的宣傳理念,相宜本草宣傳的品牌哲學理念并沒有法律支撐,這將制約相宜本草的發(fā)展。其未來發(fā)展,很難突破當年巔峰。(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