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貝寵物核心毛利率下滑:食品安全投訴眾多,圈錢模式擴產能存疑
【資料圖】
《港灣商業觀察》李子元 李鐳
寵物經濟持續火熱之際,近年來多家從事寵物業務的公司先后遞表沖刺上市。8月18日,有“狗剩第一股”之稱的源飛寵物掛牌深交所主板。
還有來包括乖寶寵物、福貝寵物仍在A股上市進程中。A股寵物經濟熱情不斷高漲,投資者選擇空間愈發多元。
2021年6月28日,上海福貝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貝寵物)遞表上交所主板,同年12月17日公司招股書進行了更新。
01
兩大核心業務毛利率都下滑
福貝寵物成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上海松江,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寵物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現階段主營產品主要包括犬糧、貓糧等寵物干糧類主糧。
福貝寵物的財務數據更新至2021年上半年。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及2021年,福貝寵物營收分別為3.07億元、4.05億元、6.64億元以及4.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701.47萬元、8440.44萬元、1.66億元以及1.0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672.95萬元、8372.89萬元、1.64億元以及1.03億元。
招股書顯示,福貝寵物利潤主要來源于犬糧、貓糧等產品。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分別為1.2億元、1.73億元、2.8億元和1.76億元,主營業務毛利占公司毛利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9.90%、100.02%、99.94%和99.89%。
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內,福貝寵物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9.07%、42.68%、42.15%和40.67%,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9.20%、42.85%、44.58%(剔除運費)和42.57%(剔除運費)。
值得關注的是,如果細看福貝寵物兩大主營業務犬糧和貓糧毛利率的話,都普遍呈下滑態勢。
具體來看,犬糧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7.22%、41.56%、42.60%以及41.98%;貓糧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68%、44.96%、41.63%以及39.33%。
由此來看,為福貝寵物貢獻核心業務的犬糧和貓糧業務,2021年上半年都下滑不小。兩者比較的話,貓糧業務毛利率從2019年最高時的44.96%下滑到2021年上半年的39.33%,整整下滑了5.63個百分點。
02
銷售費用高企,研發弱勢明顯
銷售費用方面,報告期內,福貝寵物分別為3667.10萬元、4982.08萬元、5609.63萬元和3,488.07萬元,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1.94%、12.30%、8.45%和8.04%。公司銷售費用主要包括銷售人員職工薪酬、物流費、銷售推廣及服務費等。
細看銷售費用構成的話,排名第一的銷售推廣及服務費占比且增速偏大,上述期內,福貝寵物銷售推廣及服務費分別為780.77萬元、1548.39萬元、2764.08萬元及1752.49萬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2.54%、3.82%、4.16%以及4.04%。換句話,2021年上半年該項費用已經遠遠超過2019年全年。
銷售推廣及服務費中,電商推廣費又占比最高。報告期內,公司電商推廣費金額分別為315.03萬元、732.64萬元、1854.20萬元和1226.76萬元。
福貝寵物介紹,電商推廣費主要為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投放廣告或購買品牌推廣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如在淘寶、天貓平臺以直通車、鉆石展位、淘寶客等形式進行廣告投放推廣;在京東平臺以京準通等方式進行廣告投放推廣,讓顧客通過關鍵詞搜索或者通過點擊展示在推廣網站上的廣告進入公司線上店鋪頁面。
營銷費用激增還表現在,福貝寵物銷售費用率遠高同行。福貝寵物報告期內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1.94%、12.30%、8.45%以及8.04%;而同行則分別為7.46%、8.38%、6.27%以及5.98%。
福貝寵物表示,公司銷售費用率水平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主要系:1,公司所處上海地區整體薪酬水平較高,且公司為推廣自主品牌、開拓國內市場而建設專業銷售團隊導致銷售人員職工薪酬占營業收入比例相對較高;2,公司線上B2C模式及電商平臺入倉模式下,每筆線上銷售訂單均需通過快遞進行配送,因而物流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相對較高,中寵股份、佩蒂股份以ODM/OEM模式為主,物流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相對較低。
某種程度上,對福貝寵物而言,銷售費用過高僅僅是一面,另一面是研發費用大幅走弱,這或將意味著公司更加重視營銷而輕視研發。
報告期內,福貝寵物研發費用分別為965.47萬元、736.68萬元、1236.03萬元和61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4%、1.82%、1.86%和1.42%。雖然金額上整體有所提高,但占營收比重則大幅下滑,且呈現持續下滑態勢。
“整體來看,寵物經濟近些年的確很熱門,這可能也導致不少企業更加偏重于營銷,而忽視研發。兩者需要維持好平衡,研發如果較為不重視,或將導致公司核心競爭能力不足。”有市場人士對此指出。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如此重營銷輕研發的現象,對于寵物食品企業而言無疑存在較大風險,營銷或將帶動流量及銷量,但如果輕視研發的話,可能導致核心競爭力不強,甚至于消費者口碑的反噬。對于這類企業,應平衡營銷及研發之間的關系。
03
食品安全投訴不少,客服敷衍不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對于福貝寵物旗下品牌食品的投訴為數不少。
以旗下Bile比樂寵食為例,多位消費者投訴寵物吃了食物后,發生拉肚子以及其他異常現象。
根據這些投訴來看,比樂寵食客服對于消費者服務方面或存在較多敷衍,以及不處理現象。
宋清輝認為,這多少反映出公司對于食品安全的輕視,另一方面也與輕研發現象密切關聯。對于消費者口碑,公司應建立健全消費者反饋機制,及時處理,倘若客服態度消極,將對公司品牌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任何食品安全類企業,都應以最高標準的安全健康來嚴格要求自身,否則或將發生較大風險隱患。”
04
營收及品牌知名度與乖寶寵物差距不小
從市場空間來看,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統計,2018年至2020年,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分別為289億元、364億元和436億元,2021年全年預計為536億元。2018年至2020年,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的增長率分別為29.02%、25.95%和19.73%,平均增速達25%,我國寵物食品行業規模增速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根據Euromonitor統計,截至2020年末,我國寵物食品市場份額相對分散,排名前十的寵物食品制造企業市場占有率合計約30%左右,其中美國瑪氏(包括皇家、寶路等多種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為10.5%,余下單一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相對分散。
空間無限大,競爭也激烈。尤其是與另一家也沖刺上市的乖寶寵物相比,營收及銷量包括品牌知名度上,福貝寵物顯然壓力不小。
營收層面, 2019年-2021年,乖寶寵物營業收入分別為14.03億元、20.13億元及25.75億元。以年來計,福貝寵物與其差距尚有雙位數億元的鴻溝。
品牌銷量及美譽度方面,乖寶寵物自有品牌“麥富迪”獲2021-2022天貓TOP品牌力榜(寵物)第一名、MAT12021犬貓食品品牌天貓銷量榜單行業第一名,同時也成為MAT2021最受Z世代歡迎的寵物食品品牌。此外,“麥富迪”先后獲得2019年、2020年連續兩屆亞洲寵物展“年度中國質造大獎”、“天貓最受消費者歡迎品牌”;2021年亞洲寵物展“年度經典食品品牌大獎”和“年度創新典范大獎”等多項榮譽。
招股書中,福貝寵物表示,公司旗下的“比樂”品牌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與品牌美譽度,是國內中高端寵物食品品牌的代表之一,并先后榮獲“2015年中國寵物行業年度優秀品牌”、“2015年度最受消費者喜愛寵物品牌獎”、“2016PFA年度最具影響力品牌主糧TOP5”、“寵物行業2018年度華中地區影響力品牌獎”、“寵物新國貨2019-2020年度黑馬品牌”、“2020年國貨品牌之星等多項榮譽。
整體來看,福貝寵物旗下品牌與乖寶寵物線上銷量等差距明顯。
05
銀行存款近5億元不差錢“圈錢”,產能擴充模式存疑
對于此次上市,福貝寵物計劃募資3.48億元,其中,2.43億元用于宣城福貝寵物食品擴建項目,5441萬元用于營銷及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5065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然而,福貝寵物招股書似乎表明公司并不缺該筆募資資金。報告期內,福貝寵物貨幣資金為3913萬元、1.07億元、5.17億元以及4.79億元,分別占當期流動資產19.32%、22.67%、88.31%以及88.32%。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其實2019年,福貝寵物貨幣資金中有3.14億元用于購買理財產品,占其貨幣資金的66.6%。這也意味著,除了該年度外,福貝寵物其他報告期時間的貨幣資金都以銀行存款的形式趴在賬上。
“銀行存款較多,意味著公司并不缺錢,并不缺錢的情況下,仍募資融資,其合理性多少令人懷疑。”前述市場人士告訴《港灣商業觀察》。
或許可以說,按福貝寵物本次需要募資的3.48億元來看,其銀行存款已經可以超過該數額。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福貝寵物產能利用率報告期內分別為95.43%、89.41%、112.34%、96.58%,換言之2020年產能處于超負荷運轉。
福貝寵物采取了外協加工的形式來填充產能。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委托嘉興市天力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力生物")進行外協加工。
報告期內,外協生產產量比例分別為33.09%、40.10%、36.29%和34.70%。福貝寵物認為,公司主要委托天力生物進行外協加工是基于產能補充、產品質量穩定性、快捷高效、經營慣性等因素,因此形成天力生物為公司唯一外協廠商的局面。
而至于此次募集用途所主要的宣城福貝寵物食品擴建項目,福貝寵物表示,新建廠房、購置自動化及智能化程度高的生產設備,新增寵物食品生產線,擴大公司主營產品犬糧、貓糧等寵物干糧的生產規模,提高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和產品品質,滿足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
一方面通過外協生產,占比超過三成,來完成產能不足問題,且外協生產早在2018年就存在,這多少說明福貝寵物這三半年是認可這種擴大產能模式;另一方面當下又要募資來擴大自身產能,何以三年多適應的模式,當前要再做選擇?這不免令人疑惑。
或者說,隨著宣城福貝寵物食品擴建項目得以運轉,今后外協生產模式將不復存在?或大幅減少?此前的一邊產能擴建緩慢,一邊大把訂單交由外協生產,是否劃算?又或者另有原因?這些問題無疑值得公司詳細說明。
宋清輝指出,福貝寵物的募資行為是典型的“圈錢”行為,這種“圈錢”行為存在不合理性。三年多自身有錢而不擴產能,選擇外協模式,而現在卻又要讓投資者買單來擴充自身產能。對投資者而言,這其中無疑存在較大風險。公司三年多的時間都不愿意自身真金白銀掏錢來擴充產能,可能就是為了等待上市“圈錢”的這一天。
據悉,宣城福貝寵物食品擴建項目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項目總投資額為2.43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后,將新增2條寵物干糧生產線以及配套全自動包裝線、檢測相關設備等。本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
針對外協生產模式、銀行存款資金何以不較好利用來擴大產能,以及是否存在不差錢來“圈錢”等發展問題,《港灣商業觀察》聯系了福貝寵物董秘辦,未能獲得回應。(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