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跡藝人包裝產品三年后仍在售?冷酸靈母公司登康口腔的分紅大法
《港灣商業觀察》陸永俊
(資料圖片)
在聚光燈下,吃相好壞有時比合規與否更引人注目。雖然遞表前分紅與否本身都屬于各家企業的私事,所以多些少些本身都無可厚非。只是,遞表前分掉當年凈利潤85%的操作是否會給可能的申購帶來負面影響,值得所有人關注。
此外,一起關于售賣劣跡藝人包裝產品的投訴,或許也是了解登康口腔經營情況的切入點。如果相關投訴屬實,那么登康口腔的存貨情況到底是什么樣的?為何在某劣跡藝人2018年9月出事后,含有其包裝的產品直到2021年雙十一仍舊在售賣等問題恐怕就值得持續追問。
01
遞表前突擊分紅一個億
“冷熱酸甜,想吃就吃!”相信大部分國人即便沒有用過冷酸靈牙膏,但對于這句廣告詞多少也會有些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事實上,就在近日“冷酸靈”品牌的背后企業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登康口腔”)正式遞表,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中信建投擔任保薦人。
成立于2001年,登康口腔主要從事口腔護理用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旗下擁有口腔護理品牌“登康”、“冷酸靈”,以及專業口腔護理品牌“醫研”、兒童口腔護理品牌“貝樂樂”、嬰童口腔護理品牌“萌芽”。
本次登康口腔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304.35萬股,擬募集資金6.6億元。其中擬募集3.7億元用于全渠道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推廣建設項目,2.2億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級建設項目。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登康口腔在三年內居然六次分紅。招股書顯示,2019年6月,登康口腔通過《201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分配金額3180萬元;2020年6月,分配金額3562.23萬元;2020年8月通過《關于核心骨干員工持股“首期過渡期”期間利潤分配預案》,分配金額1311.62萬元;2021年4月,通過《員工持股“二期過渡期”期間利潤分配預案》,分配金額6187.32萬元;2021年11月,通過《2021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分配金額9039.12萬元;2022年5月,通過《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分配金額1.01億元。
換句話說,短短三年,登康口腔累積分紅3.34億元。其中,2022年4月26日大額分紅1.01億元,占2021年歸屬凈利潤的比例約84.87%。
回到業績層面,登康口腔的營收與凈利潤期內表現良好。2019年至2021年,登康口腔分別錄得營收9.44億元、10.3億元和11.43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錄得6316.3萬、9524.03萬和1.19億元。
具體來看,期內成人基礎口腔護理產品對于登康口腔的業績貢獻均超過九成,其中成人牙膏貢獻均超過78%。期內,成人基礎口腔護理產品分別錄得8.86億、9.47億和10.26億。其中成人牙膏分別錄得7.73億、8.42億和9億,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2.14%、81.92%和78.9%。
但是,在毛利率方面,兒童牙膏的毛利率卻更高。期內,兒童藥膏的毛利率分別錄得60.8%、61.12%和59.87%,而成人牙膏的毛利率分別錄得39.79%、42.37%和42.64%。
另外,期內經銷模式分別貢獻主營業務收入的八成以上。2019年至2021年,經銷模式分別錄得8.16億、8.82億和9.3億。然而,隨著規模和銷售區域不斷擴大,是否能夠拿出必要措施規范經銷商的相關行為,值得所有潛在投資者長期關注。
02
劣跡藝人包裝3年后仍在售?
對于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來說,經銷商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直接觀感。尤其是對待投訴的態度往往會被消費者默認為是相關企業品格的體現。
《港灣商業觀察》發現,黑貓投訴上有不少消費者對于知名單品冷酸靈進行了投訴。相關投訴主要圍繞冷酸靈這款產品,大致集中在產品品控及售后問題。有的消費者直接表示,“冷酸靈牙膏出現黑色長條異物”。
值得注意的是,冷酸靈旗艦店居然在2021年仍在出售劣跡藝人的代言產品。要知道吳某波事件發生在2018年9月,距消費者購買到產品的2021年11月足足有3年。
招股書顯示,期內登康口腔的存貨分別錄得1.39億、1.38億和1.65億,占各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6.2%、14.24%和17.16%。其中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分別為9922.89萬、9891.88萬和1.06億。招股書顯示,“庫存商品”是指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已入庫但尚未發貨的口腔護理用品。
“口腔護理用品周轉速度相對較快,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保持一定的庫存量以保障生產經營的穩定性。”登康口腔在招股書中表示。然而,如果消費者的對旗艦店購買到劣跡藝人產品的投訴屬實,那就不禁讓人好奇登康口腔冷酸靈牙膏的存貨情況到底如何。
另一個可關注的數據是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登康口腔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都遠低于同行可比企業。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登康口腔流動比率分別錄得2.09倍、1.83倍和1.68倍,然而,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別為4.13倍、3.95倍、4.55倍;登康口腔速動比率分別為1.61倍、1.43倍和1.22倍,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別為3.41倍、3.4倍、3.88倍。
“雖然屬于同行業的可比企業,但是每個企業都有相應的發展側重,例如有的側重成人口腔護理,有的側重電動口腔護理。不同側重面對不同的消費群體。而且每家企業的發展階段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建議多角度觀察企業的基本面。”有業內人士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
就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將如何改善短期償債能力偏弱等問題,《港灣商業觀察》聯系登康口腔,未獲回復。(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