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菱科思漫漫五年上市路:與新華三高度“依賴癥”遭持續問詢
《港灣商業觀察》喻夢婷
2月17日,證監會對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菱科思)下發了注冊問詢函。注冊問詢函主要涵蓋兩個問題:關于S客戶的銷售細節及第一大客戶新華三控股股東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對企業的影響。
注冊問詢函具體來看,1、申請材料顯示,(1)發行人向S客戶銷售產品的所有權及貨損風險自S客戶向公司發出書面通知之日起轉移;(2)2019年交換機產品毛利率較2018年提升約60%。
01 被問詢及多年上市路
請發行人:(1)結合退換貨條款補充披露與S客戶銷售產品的收入確認時點,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2)補充披露單位成本變動對千兆交換機毛利率影響與萬兆交換機毛利率波動的影響程度差異較大的原因;(3)結合毛利率對原材料的敏感性分析及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變化情況,進一步補充披露2019年相對于2018年交換機毛利率波動的合理性。請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2、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和會計師:(1)結合第一大客戶新華三控股股東紫光集團破產重整事項進展情況,以及發行人與新華三相關的在手訂單、框架協議、產品技術研發合作情況,補充分析說明新華三控制權變動、經營狀況、相關業務發展趨勢對發行人業績的潛在影響,發行人是否存在上市當年或次年業績大幅下滑風險。補充說明為新華三配套的海寧中高端交換機募投項目,如改為其他客戶提供服務,是否存在技術障礙或需追加大額成本,分析上述情形對發行人財務狀況的潛在影響;(2)補充說明發行人截至2021年11月末在手訂單的供貨情況,發行人產能與在手訂單是否匹配。
算下來,菲菱科思的上市進程,已經持續數年。早在2017年10月13日,菲菱科思就遞交了創業板上市招股書;2018年5月4日,招股書被更新;2021年3月,菲菱科思再度沖刺創業板。
耗時四五年,多次沖刺上市,菲菱科思備受市場關注。
菲菱科思官網顯示,公司創立于1999年4月,專業從事數據通信類技術開發及產品研發、制造與銷售,產品涵蓋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無線終端、EoC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政府辦公、教育、金融、交通、企業、電力能源、酒店場館、互聯網系統、電信運營商及廣電運營商等諸多行業和領域。
菲菱科思的招股書更新到2022年1月29日。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菲菱科思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09億元、10.40億元、15.13億元以及8.74億元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984.31萬元、5507.08萬元、9619.48萬元以及7378.18萬元。
菲菱科思客戶高度集中,尤其是被證監會問詢到的與新華三控股之間的高度依賴問題,成為外界擔心的較大風險。
02 與新華三高度依賴被持續關注
上述報告期內,菲菱科思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8.45億元、10.15億元、15.05億元以及8.68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63%、97.59%、99.45%和99.32%,其中對新華三的銷售金額最大最高,分別為7.66億元、9.11億元、12.11億元以及6.6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4.79%、87.55%、80.00%和75.43%。
與此同時,菲菱科思第一大客戶新華三還是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報告期內,菲菱科思對新華三的采購金額分別為418.73萬元、6163.81萬元、9441.82萬元和6913.56萬元,其中在2019年新華三為公司的第三大供應商,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為公司的第二大供應商。
菲菱科思表示,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形符合行業慣例。不過,招股書中對比的同行平均值顯示,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占比普遍都不超過80%,這一時期內,菲菱科思的集中度普遍超過90%。
菲菱科思招股中坦言,若紫光集團的重整順利推進,紫光集團及其關聯方的債務有效解決,則出現紫光股份或新華三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情形,股權結構出現調整,可能導致新華三業務出現波動,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若紫光集團的債務違約及破產重組事項未來影響到了新華三的股權變動或實際控制人變更,可能導致新華三在核心人員、客戶、供應商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可能影響到公司與新華三的業務合作情況,甚至對公司的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據悉,新華三為原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新華三為紫光股份(000938.SZ)控股子公司,截至目前,紫光集團通過西藏紫光通信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紫光股份46.45%的股份,紫光集團及其關聯方多只債券出現違約,評級機構中誠信多次下調紫光集團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目前紫光集團信用等級已經由AAA降至信用等級C了。
據招股書披露,此次菲菱科思擬募資5.04億元,用于海寧中高端交換機生產線建設項目、深圳網絡設備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及智能終端通信技術實驗室建設項目。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菲菱科思募資用途中的“海寧中高端交換機生產線建設項目”為新華三配套項目,項目達產后預計年新增中高端交換機產能60萬臺,優先為新華三供應中高端交換機。
不過,菲菱科思也談到,如果主要客戶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采購需求大幅下降或調整采購策略,可能導致公司訂單大幅下降,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隨著公司產能及業務規模的未來擴張,公司的客戶數量和合作規模將會增加,未來若進一步增加交易規模,將可能導致客戶集中度進一步上升,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穩定性構成一定的不利影響。若未來公司不能擴展更多的新客戶,且原有客戶發展戰略發生重大變化,對公司的采購減少,特別是公司第一大客戶新華三與公司的合作若出現業務中止或合同解約的情形,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針對菲菱科思與新華三關聯風險等問題,《港灣商業觀察》多次聯系菲菱科思投資者關系部門,未能獲得回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在此前也持續問詢菲菱科思與新華三客戶集中度過高是否可持續,以及認為客戶集中不對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依據是否充分。
深交所還指出,“說明未在首次申報招股書中披露募投項目為新華三專供配套項目的原因”。(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