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發布通告,仁懷貼牌酒產品將進入清理倒計時。
自去年以來,醬酒熱持續攀升,醬酒行業亂象也逐步呈現。
業內人士指出,在本輪醬香熱下,業內外大量資本涌入遵義,隨著現在的柔性生產,門檻過低,就會導致貼牌者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產品未經審核檢驗上市、包裝剽竊或制作假酒、虛假宣傳等,這樣的產品流向市場輕則影響消費者對整個醬香產區非大品牌產品的信任度,重則出現食品安全、違法宣傳、虛假宣傳等,對整個產區和釀酒企業的發展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威脅。仁懷酒協的舉措意在能夠通過行業協會的力量,促合遵義的酒類生產企業有意識去對貼牌產品進行規范化管理,盡量規避法律風險帶來的危機,借助有序貼牌的方式實現市場和企業的破局發展。
貼牌酒預全面清理
5月28日,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發布通告,根據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嚴禁生產銷售各類不規范定制(貼牌)產品。截至2021年5月31日前,各酒類生產企業對所有定制(貼牌)產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凡生產包裝有各類不規范產品及包裝物自行銷毀。
此外,自2021年6月1日起,所有酒類生產企業的各種定制(貼牌)酒必須向市酒業協會進行實物報備,報備資料含瓶形、商標、包裝物、宣傳畫冊等,委托生產方屬經營性質的公司,需提供對方營業執照,屬單位或企業的,需提供對方組織機構代碼,屬個人行為的,需提供對方住址及身份證號碼。審查合格后,由市酒業協會出具批準書方能生產銷售。
對于此次清理行為的初衷,仁懷市酒業協會表示,隨著白酒行業生產銷售的恢復和向好發展,醬酒熱正在全國白酒市場逐步形成,各種形式的定制(貼牌)酒也不斷涌現,帶動了白酒銷售市場的持續升溫,但由于少數生產企業對定制(貼牌)產品審查把關不嚴,從中也產生了一些亂象,有的甚至觸及到國家利益和安全。
舉醬品牌服務機構副總經理、醬香白酒營銷專家劉亞偉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遵義市酒業協會的這則通告,是推動仁懷醬香企業在本輪醬香熱中良性崛起的重要舉措。仁懷酒協的舉措意在能夠通過行業協會的力量,促合遵義的酒類生產企業有意識去對貼牌產品進行規范化管理,盡量規避法律風險帶來的危機,借助有序貼牌的方式實現市場和企業的破局發展。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藍鯨財經記者進一步指出,仁懷酒協的通知屬于建立貼牌登記制度,最大的意義在于出了事情便于追責,從政府行業層面的引導,但是仁懷市酒協并不是監管機構,能否介入以及是否需要介入到企業管理層面,有待商榷。
醬酒亂象叢生
自去年以來,醬酒熱持續攀升。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在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的同時,以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2020年,有行業人士預測醬酒的需求將增加40%以上,與此同時醬酒價格將上漲20%以上。
唾手可及的高利潤,吸引大量企業前來掘金,截至5月30日,藍鯨記者在天眼查專業版以“酒業”二字搜索在貴州省仁懷市新設的公司,成立時間在1年之內的公司就達3647家。
蜂擁而至的淘金者,也使得醬酒行業亂象叢生,其中貼牌產品成為重災區。
貼牌OEM,即企業下訂單,由酒廠提供品牌與資質進行代工,這也是一些小型資本或企業快速進入醬酒行業的打開方式。這也是茅臺鎮茅臺鎮大多數中小酒企的生存方式。
藍鯨財經記者聯系到貴州仁懷一家貼牌企業,據對方介紹,可以提供的酒水價格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有所不同,如坤沙酒與茅臺飛天口感可以達到八成相似,50箱起訂,價格為每斤300元,碎沙酒價格每斤大概為百元,串沙酒價格每斤則為50元左右,根據起訂量價格上下浮動。外包裝由對方設計,也可以根據需求定制,“可以用與飛天相似的瓶體和包裝,要更便宜。”
據貼牌企業介紹,僅茅臺鎮生產的酒企便有1900多家,酒業相關的企業大概有3000多家。產品價格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主要是看企業信譽。確實也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比如定制的是坤沙產品,灌裝的時候使用的確是低端的串沙產品,一里一外客戶就虧了不少錢。
蔡學飛認為,茅臺鎮整體醬酒企業的發展模式還是非常原始的,純粹是以價格為導向的競爭,短期內看醬酒發展順利時,貼牌這種會給當地帶來客觀的收益。但是由于企業管理混亂,產品品質層次不齊,一旦行業發展放緩,就會出現大量的低價低質等內耗行為,進而影響整個產區的品牌形象。
行業亟待規范
藍鯨財經記者在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了解到,協會近年對于引導醬酒健康發展、整肅行業發展作為多重努力。
去年6月,仁懷市酒業協會發布通知,表示要大力整治“串酒”行為,緊接著,仁懷市相關部門發布《仁懷市整治生產串酒亂象工作文案》,嚴查嚴控串酒行為。
今年4月,為打擊打擊遵義市醬香型白酒“年份酒”亂象,《遵義醬香型白酒“年份酒”》團體標準立項正式獲批。該標準將從基礎定義、生產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標等各個方面規定遵義市醬香型白酒 “年份酒”體系,其中包括產品定義、分類、原料生產經營要求、產品質量標準、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標簽、包裝、貯藏、運輸等各方面。
近期,仁懷市酒業協會連續發布規范市場秩序的通告。5月初發布的杜絕和抵制借慶祝名義從事商業炒作牟利行為的倡議書中,仁懷市酒業協會還提出,杜絕營銷宣傳種類偽造“勛章”“獎章”“紀念章”“紀念幣”“紀念鈔”“紀念郵票”“紀念酒”等物品;更要杜絕營銷各類宣稱“特供”“專供”或變相宣稱“特供”“專供”物品。
劉亞偉指出,在本輪醬香熱下,業內外大量資本涌入遵義,隨著現在的柔性生產,200件酒起訂,門檻過低,就會導致貼牌者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產品未經審核檢驗上市、包裝剽竊或制作假酒、虛假宣傳等,這樣的產品流向市場輕則影響消費者對整個醬香產區非大品牌產品的信任度,重則出現食品安全、違法宣傳、虛假宣傳等,對整個產區和釀酒企業的發展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威脅。遵義的醬酒生產企業大多只具有釀造能力,不具有營銷能力,醬香熱下貼牌生產是酒企撬動資本杠桿、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若希望企業能夠穩健前行,最好還是明確企業核心文化,在核心文化下做貼牌產品,做好不同級別基礎酒與相應產品的定價管理,能夠在自己尚且無力打造自有品牌時,獲得貼牌生產在現金打款外反哺于廠家品牌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