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發行價的13.5美元,到截至10月21日收盤的2.42美元,蛋殼公寓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可謂“跌跌不休”,股價已較發行價下跌82%。近日,作為長租公寓的“大佬”,蛋殼公寓更陷入了高管離職、上門討債等風波。
據媒體報道,蛋殼公寓在南京、武漢、杭州、天津等城市拖欠裝修款,金額從幾十萬至1000萬不等,引發部分合作方討債維權。
蛋殼公寓在其微博中回應稱,“近期,部分合作方因與本公司存在商業糾紛,采取了過激行為。散布‘蛋殼跑路、倒閉’等相關不實言論、視頻、圖片,公司已報警處理。目前,蛋殼公寓經營活動一切正常,請大家放心!同時,我們也正在積極處理糾紛,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截圖自蛋殼公寓微博)
雖然蛋殼公寓稱其目前運營一切正常,但蛋殼公寓首席運營官(COO)顧國棟近期的離職消息又將公司推向了風口浪尖。央廣網財經記者通過公開電話聯系蛋殼公寓,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記者又分別在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郵件的方式跟公司確認消息,“蛋殼公寓客服”在微博中回復稱將反饋公司公關團隊,截至發稿,并未有人回復。
此前,有消息稱顧國棟是個人原因離職,但目前蛋殼公寓仍未對外宣布具體接替人選。
連續三年虧損嚴重
成立于2015年的蛋殼公寓在短短5年的時間里發展的飛速,并實現了在今年1月份紐交所上市。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蛋殼公寓的高管層就出現了多次變動。
6月18日晚間,蛋殼公寓公告稱,公司CEO高靖涉及有關部門的調查,暫時無法行使其在蛋殼公寓董事會以及公司的管理職責,公司聯合創始人崔巖擔任臨時CEO。同月,紀綱因個人原因辭去蛋殼公寓董事一職。近日,僅在職16個月的首席運營官顧國棟也離職。公開資料顯示,顧國棟于2019年6月正式入職蛋殼,全面負責和管理蛋殼公寓的線下團隊,直接向當時的CEO高靖匯報。
一面是高管層動蕩,一面是虧損嚴重,蛋殼公寓在財務上的“成績單”也并不好看。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蛋殼公寓凈虧損分別為2.72億元、13.69億元,虧損增幅為403%;2019年前九個月,蛋殼公寓凈虧損25.16億元,同比增長209%。而據2019年財報,蛋殼全年凈虧損人民幣達34.372億元。
蛋殼公寓上市后的首份一季報也顯示,公司當季虧損為12.3億元,虧損幅度比上年同期凈增長約4.1億元。
“蛋殼的快速發展其實是一種冒險。”房產評論人陳雷告訴央廣網財經記者,“長租公寓的商業化模式比較單一,蛋殼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快速占領市場,不斷地在加杠桿、擴規模,用規模來稀釋品牌運營成本等,但是很難穩定持續下去。一旦市場下行,將出現較為嚴重的資金鏈問題。”
在陳雷看來,整個市場的發展尚未成熟,尤其是產品方面,長租公寓的產品優勢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所以當蛋殼快速擴張時,又遇到了很多其他品牌的介入,就使得他的運營成本不斷增加。”陳雷說道。
曾被工信部點名整改
對于較早踏入長租公寓市場的蛋殼公寓來說,一二線城市迸發的市場需求讓蛋殼進入了高速發展期。蛋殼公寓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蛋殼公寓進入全國13個城市,運營公寓數量達到41.9萬間,同比增長46.8%。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運營的公寓數量為20.7萬間,其它城市為21.2萬間。
作為鏈接房東和租戶的中介,蛋殼公寓率先布局,本來擁有了“一手好牌”,服務和產品卻沒有跟上。
黑貓投訴顯示,涉及“蛋殼公寓”的投訴量近2萬,多涉及“不退租戶押金”“交服務費卻無保潔打掃”“聯系不上客服和管家”“拖欠房東租金”等,有用戶甚至在微博表示,自己想要投訴都沒有地方,真是花錢找不痛快。
(截圖自黑貓投訴)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9月份,因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蛋殼公寓APP還曾被工信部點名并強制下架。(記者 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