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時,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將河南正商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1”下調到“B2”;還把旗下正商實業發行的高級無抵押票據評級由“B2”下調至“B3”。
此后,經歷去年高速拿地的正商集團,似乎在今年刻意放緩了腳步;雖然擴儲增速放緩,但正商的債務壓力依舊不小。作為集團創始人暨董事長,張敬國對正商集團有著哪些規劃?運營商財經網試圖為您揭秘。
2020年10月,張敬國家族以6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年胡潤百富榜》第952位。在鄭州排第二,僅次于河南鴻寶置地集團袁桂寶、袁曉曦父女。
如若不是有此前“逆市拿地”等驚人舉動以及被列入富豪榜,正商集團這家低調、神秘的房企或許會一直保持“大隱隱于市”的狀態,其創始人張敬國也和他的企業一樣,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里。
這或許是因為中原人性格里的務實、內斂。上世紀60年代出生于河南鄧州的張敬國,成長的軌跡和大多數人一樣,家境普通但志向高遠,1983年從鄭州大學物理系無線電專業后,被分配到了省五金家電工業公司任副科長,過著平凡穩定的生活。
后來張敬國還到河南省輕工實業總公司當過副總經理,機緣巧合下,他接觸到了當時還算新興的房地產行業,這個領域對于年輕的張敬國來說充滿吸引力,他還曾被晉升為河南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1995年,張敬國從體制內掙脫出來后,創立河南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隨后與人合作開發出興聯公寓。這個項目的體量不大,僅有25套房子,但實現了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
1998年,第一次嘗到了房地產甜頭的張敬國開始正式組建起正商地產,張敬國在2000年前后自己創業、成立了正商集團,其后一直深耕本地市場,開發規模在鄭州北城、南城達到200多萬平方米,在河南百姓的心中更是“品質”的象征。
張敬國之前在一次采訪中曾分享,自己早年剛進入地產開發行業時,曾因為業主投訴供暖問題愁得睡不著、瘦了整整20斤。
據公開數據顯示,正商集團旗下上市子公司正商實業,在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度的負債率,分別為97.17%、92.81%、93.51%,明顯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這或許是穆迪調低正商信用評級的原因之一,加之整個行業的市場活力下降、管控措施加緊等客觀因素,正商集團“大開大合”地拿地背后,還引發了一些“連鎖反應”。
今年7月左右,正商在鄭州的“蘭庭華府”一期項目,因為交付時消防栓設施不齊、多項承諾無法兌現等問題,被業主維權。
曾經發表過“踏實做事,任何時候不亂承諾”言論的張敬國,可能也沒想到,自己的公司有一天會因為無法兌現承諾而被打了“差評”吧。(曹思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