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集中供地中第一個推地的一線城市廣州,在二輪供地中也較為積極。
8月26日,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第二批集中供應地塊,共48幅,總起拍價格1124億元,總建筑面積878.73萬平方米,計劃于9月26日和27日兩天集中網上限時競價,預計9月底完成交易。
具體來看,增城區掛地22宗,南沙區6宗,白云區和番禺區各5宗,黃埔區掛地3宗,海珠區、荔灣區和從化區各2宗,花都區有1宗。其中黃埔和南沙住宅地塊全部采用“競地價、限房價”模式,并有一定比例需出售給首次購房家庭。
為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和“房住不炒”有關精神要求,本次集中供地在競價指標設置方面,將采取限“馬甲”、限地價、限溢價等措施,繼續完善房價地價聯動出讓機制。
禁“馬甲”拍地
與其他已披露的城市相似,廣州也對競買人資質、購地資金來源提出要求,并禁止馬甲公司拍地。
根據公告,競買申請人應當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同一名申請人只能進行一次交易申請(含聯合申請)。自然人及由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或者同一法定代表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同一名申請人;凡與申請人之間有參股、控股等關聯關系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也視為同一名申請人,但申請人的母公司為上市公司的,該上市公司的非控股股東除外。如申請人違反上述規定的,出讓人有權單方面取消申請人競買資格,已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有權單方面解除出讓合同,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
同時,凡在增城區行政區域內有拖欠地價款的、存在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等違法行為的、因企業原因造成土地閑置一年以上的或開發建設企業違背出讓合同約定條件開發利用土地的行為等存在違法違規違約行為的競買人及其控股股東,在結案和問題查處整改到位前,不得參加本次競買活動。
在出讓金管控方面,公告稱,購地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使用金融機構各類融資資金,不得使用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借款或預付款,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的借款,不得使用參與競買人控制的非房地產企業融資等。
經審查資金來源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視為違反競買承諾,由土地出讓人取消競得(中標)人的競得(中標)資格,對競得(中標)人已繳納的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并禁止競得(中標)人在三年內參加廣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
這相比前日掛牌供地信息的成都,懲罰更是嚴格不少。
8月24日晚,成都掛牌第二批集中供地信息,同樣對企業資金來源提出要求,不符合的要求的企業一年內不得參與成都市的土地招拍掛活動。
限地價、限溢價
從溢價率方面看,此次廣州的多宗地塊溢價率控制在9%-15%區間。
當報價達到最高限價時,將轉入競企業自持階段,多宗地塊設定的最高競自持商品住房建筑面積的比例為50%;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競買人報出企業自持商品住房建筑面積的比例為50%后,停止網上競價,轉入搖號階段,所有接受50%自持商品住房建筑面積的競買人參加搖號,搖號時間為限時競價后3個工作日內。
不過,有部分地塊是在搖號階段有進一步劃分,即搖號人數為2個競買人時將正常搖號,但當這一階段為3個及以上競買人時,交易轉入一次性書面報價,時間為限時競價后3個工作日內。
今年4月,廣州進行首批集中供地,同樣掛牌48宗地,經過兩日競拍最后成功出讓42宗地,合計收金超906億元。彼時,越秀成為最大贏家,在此次競拍中獲得6宗地塊,合計總金額達107.7億元;金地也摘得3宗。
不過也正是因為上半年拿地兇猛,已經超過了最近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拿地銷售比不超40%”的要求,越秀在廣州第二批集中供地中是選擇繼續大膽買進重倉“大本營”,還是謹慎前行收縮擴張腳步,也是一個值得權衡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若加上此次供應,今年廣州的住宅供地計劃將超額完成。
根據《廣州市2021-2023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2021年全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634公頃。
而今年上半年,廣州已供應了住宅用地69宗,用地面積481公頃。加上第二批集中供應的土地面積304.82公頃,本年度供應計劃累計近786公頃,已經超出原定計劃152公頃。另外,廣州今年還將有第三輪集中供地計劃,但具體信息尚未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