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江蘇無錫第二批集中供地開拍,共出讓23宗涉宅地塊,其中惠山區7宗、梁溪區4宗、新吳區4宗、錫山區4宗、濱湖區3宗、經開區1宗。總起拍價253.4億元,采用“限地價+搖號”方式出讓。
23宗地塊競拍迅速,當日下午1點多便順利完結。
最終,無錫第二批集中供地成功拍出了22宗地塊,共收金262.25億元,其中9宗進入搖號階段尚未落袋,另有一宗惠山區新太陽地塊流拍。
從拿地企業來看,大華首進無錫便連拿兩宗地塊,龍湖、中海、寶龍、仁恒、金融街、中梁等房企也均有收獲。
9宗觸頂待搖
據網上流傳的一張報名表顯示,23宗地塊共吸引了超80家房企報名參與,其中梁溪區虹橋新村東側A地塊、惠山新城張村5號地塊、惠山區上偉路與錢洛路交叉口東北側地塊、濱湖區和璽南地塊以及濱湖區銀城五湖大道項目北地塊共5宗宅地報名房企達到兩位數。
數量最多的梁溪區虹橋新村東側A地塊和濱湖區銀城五湖大道項目北地塊分別收獲了77、59家企業報名。有業內人士認為,兩宗地塊都屬于地段較優的項目,且均沒有高門檻和條件、總的地價也不高。
再加上梁溪區模具廠地塊、錫山區皇宴一期地塊、惠山區安陽山路西側地塊、惠山區錢洛路與342省道交叉口東南側地塊,上述9宗地塊全部觸及上限價,進入搖號階段,擇日搖號。
這其中,惠山區的錢洛路與342省道交叉口東南側地塊、上偉路與錢洛路交叉口東北側地塊同屬于惠山錢橋板塊,兩宗地均達到最高限價10000元/㎡,也標志著該區域成為了無錫又一個萬元地板塊。
無錫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張斌告訴記者,這9宗地塊均有可預見的利潤空間,加上區位優勢足以支撐銷售流速,故吸引了不少房企競價。
大華連落兩子
在上述報名表中,大華共報名了9宗地塊,拿地欲望強烈。此外,越秀、美的置業、弘陽、金融街、綠城、路勁、中海等房企也報名了5宗及以上地塊。
《國際金融報》記者關注到,這些報名數量較多、拿地心切的企業在無錫首批集中供地中均顆粒未收,卷土重來后,開啟廣撒網模式。
多地參與下,大華連摘兩宗宅地,成為今日競拍最大贏家。其先以17.43億元競得了惠山區錫澄路與堰新路交叉口西南側地塊,樓面價16022元/㎡,溢價率10.11%;很快,又以19.06億元競得新吳區錫興路與興泰路交叉口東北側地塊。
這也是大華首次進入無錫。
在此之前,其曾多次出現在無錫土拍市場上,但均未有收獲。今年4月,大華報名無錫首次集中供地,經過多輪競價,看中的兩宗熱門地塊分別被仁恒和綠地拿下,抱憾而歸。
與大華不同的是,同樣意圖首進無錫的越秀此次報名了6宗地塊,目前仍是0收獲。其中一宗被中信泰富以24.17億元拿下,另外5宗處于觸頂搖號階段,歸宿待定。
不過,據日前傳出的監管部門要求,房企買地金額不得超年度銷售額40%,但億翰智庫數據表明,越秀在上半年的拿地銷售比已經超過100%,比例位居第一,年底若要滿足40%,越秀不僅需要加大銷售力度,更重要的是控制住買地的沖動。
兩次收金518億
目前已經落袋的13宗地塊近半數以底價成交,溢價率最高者不超過14%。
報名7宗的金融街此番拿下了錫山區錫東新城商務區錫滬路北、春風北路西地塊,耗資13.71億元,成交樓面價15298元/平方米。
據悉,該地塊共有弘陽、美的置業、首開以及得主金融街4家企業報名,起拍價12.11億元,計容建筑面積8.96萬平方米。地塊周邊有地鐵2號線九里河公園站和查橋站,出行較為便利,且配套成熟、教育資源不差,最終地塊成交溢價率不低,為13.21%。
此外,中海以9.21億元摘下惠山區之勉路與曙光路交叉口西南側地塊,成交樓面價8058元/平方米,溢價率1.99%;寶龍地產以6.62億元拿下梁溪區廣豐路與徐巷支路交叉口東南側地塊,樓面價8274元/平方米,溢價率0.46%;龍湖則以19.59億元摘得新吳區江華路與富春路交叉口西南側地塊,樓面價14072元/平方米,溢價率0.51%。
經計算,兩批次集中供地無錫共收金逾51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競拍與第一批次有些許不同。
第一批次出讓地塊采用“最高限價+競租賃住房面積”的規則,僅有少量地塊觸及限價后采用搖號方式;第二批次地塊則全部采用“最高限價+搖號”方式出讓。
張斌認為,這一競拍方式,再加上報名前置開發資質、承諾簽署《開發監管協議》等條件要求,既保證優質開發企業拿地,又有合理的開發利潤;加之無錫市發布了《無錫市住宅品質提升設計指引(試行)》通知等一系列綜合政策調控引導,有利于開發企業對高品質住宅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