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被封
“30多℃的氣溫,我66歲了,連續3天,天天爬樓梯上7樓,你說受罪不受罪!”8月28日,鄭州市商城路6號院小區里的6部電梯被全部封停,小區居民不得不爬樓梯上下樓,遭了大罪。
電梯為什么突然被封停?有業主稱,是物業公司拖欠了電梯維保的費用。那么,物業公司為什么不及時繳納維保費用呢?物業公司收取的物業費都花到哪里了呢?
遭遇:隔三差五就要困人的電梯,這次全部被封停了
商城路6號院共3棟樓,樓高10層,每棟樓有2部電梯。
提起電梯,住在7樓的陳阿姨就氣不打一處來。半個月前,她帶著1歲的小孫子下樓,到樓下后發現忘了給孫子帶鞋子了,她就讓院里鄰居幫忙看著孫子,自己上樓去取鞋子。可陳阿姨進了電梯后,卻被困在里面。
“我快急死了!孩子在樓下,萬一教人抱走了咋弄?”陳阿姨那天被困了40多分鐘,現在想起來都后怕。
在這個小區,電梯困人是常事兒了。住戶徐阿姨說,今年光她自己就被關在電梯里4回了。
為什么小區的電梯這么不靠譜?今年8月25日,一張告示貼在了電梯門口,徐阿姨才明白過來:原來這6部電梯有半年沒有維保了。
這張由管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張貼的告示上說,小區6部電梯的年檢日期至2020年3月,此后未進行年檢,而且6部電梯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漏水。為避免電梯帶病運行可能造成的傷亡事件,決定自8月28日對小區6部電梯進行封停,待維保單位將電梯維修完畢并年檢合格后解封。
那么電梯為什么沒有按時維保呢?告示張貼出來后,業主們去物業詢問,物業的工作人員一直不出面回答。隨后他們又去社區詢問才知道,物業公司今年就沒有給電梯維保公司繳納維保費用。事實上,不只是電梯維保費被拖欠。這個小區的門衛工資也已經幾個月沒發了,負責清運小區垃圾的工人說,他們的垃圾清運費也被物業拖欠了很久。
“我們按時交了物業費,為什么物業公司拖欠這個錢不交呢?”徐阿姨說,這個小區總共有200多戶居民,物業費是每月每平方米1.35元。徐阿姨的房子70多平方米,一年物業費是1000多元。“按照每戶每年1000元計算,200多戶一年下來就是20萬,物業公司這錢也欠,那錢也欠,我們交的物業費都花哪兒了呢?”
物業:物業費花哪兒了“說不清楚”
商城路6號院的物業公司是鄭州明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記者9月2日下午3時許去到物業辦公地點,發現屋門緊鎖,屋內無人。隨后記者設法聯系到物業公司的一位鄒經理,對于電梯封停一事,鄒經理承認確實沒有繳納電梯的維保費用。但又稱電梯沒有維保的原因不只是欠費,還因為電梯井存在漏水問題,影響維保的進行。
鄒經理稱,電梯維保費用是每部300元,6部電梯是1800元,電梯沒有維保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業主的地下室防水出了問題,導致電梯井漏水,以致維保無法進行。
記者詢問物業沒有按時支付電梯維保費的原因,鄒經理有些閃爍其詞,先是稱物業企業利潤微薄,又稱物業費收不上來。
鄒經理稱,小區的物業費收取率在75%~80%。記者追問:即便這種情況下,物業費也能收取十幾萬元,也不至于無力承擔維保費,甚至拖欠工人工資,那么公司收取的物業費都花到哪兒了呢?對此,鄒經理言語支吾,稱自己不清楚具體的支出。
官方:先開通3部解決出行
記者隨后又去到小區所在的硝灘社區,社區馬主任介紹說,商城路6號院的電梯問題,是社區在檢查中發現的,為避免發生電梯事故,社區及時通報給了管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特種設備管理科,出于安全考慮,市場監管局要求電梯封停。
馬主任稱,電梯全部關停后,確實給居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他們也做了多方工作,暫時可以給每棟樓先開通一部電梯,方便居民出行,等到全部電梯維保檢修合格后,恢復運行。
管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管理科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只要物業公司和電梯維保公司簽訂維保合同,電梯完成正常維保和年檢,能夠保證正常使用,就可以解封運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丁豐林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