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內容在其財務報表中也有跡可循,森東電力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透露,公司存在大量應收賬款未收回的情況,原因是客戶電力公司的付款周期較長,使得公司賬面流動資產較大而貨幣資金較小,截至2015年1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僅為51.81萬元。而2015年年報中,森東電力財務報表披露的貨幣資金余額也僅有79萬元。(目前公司2016年半年報尚未披露)
記者近日聯系到一位與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人士,該人士向記者透露:“年初的時候森東電力已經付不出部分業務款項了,公司已經在經營上頗為困難,資金周轉也出現問題。”
實際上,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了今年初首家爆發出個體風險的掛牌企業展唐科技上。
據記者了解,2015年下半年展唐科技主要海外客戶——俄羅斯本土最大品牌FLY受盧布暴跌及俄羅斯外匯管制的影響,付款出現極大問題,從而導致展唐科技對于
FLY品牌的銷售回款出現巨大阻礙。同時,展唐科技國內的傳統大客戶宇龍酷派的業務低迷,也出現庫存積壓而致回款周期延長。
兩件事情導致其資金鏈出現重大問題,此后爆出供應商起訴公司的案件。而今年過年前后供應商再次討債導致展唐科技停工停產至今。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曾聯系到向展唐科技討債的供應商東一思創的有關人士。其員工告訴記者:“展唐科技欠了我們五六十萬的貨款,2015年8月份就應該還清,但是一直沒還。”
海通證券場外市場部的一位人士認為:“由于我國經濟持續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產能過剩行業、強周期行業和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的經營面臨嚴峻挑戰,而新三板市場上中小微企業占據大多數,風險毫無疑問已經傳導到了這里,近一年的時間里風險將加速暴露,違約、資金鏈問題等事件將會密集發生。”
正如上述券商人士所說,今年以來被市場所關注的天津掛牌企業楓盛陽以及福建的掛牌企業哥侖布等案例都存在相似的問題。
華南地區一家大型券商場外市場部總經理也對記者表示:“新三板上出現這些亂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與企業的發展階段有關,進入新三板的企業大多還不夠成熟。另一個方面就是和整個宏觀經濟環境有關,可能企業所處的行業出現了變動,所以造成了企業經營困難、融資困難,以至于一些企業跑路失聯。”
資金占用紅線
除了企業個體隨著經濟下行風險逐漸爆發,今年新三板市場另一項新亂象便是掛牌企業資金占用的問題。
其中最轟動市場的案例是,時空客(831335)實際控制人王恩權因為無法償還占用資金最終去司法機關自首。
據審計機構出具的資金占用情況專項意見,2015年,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恩權形成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合計1.86億元,占用形成原因系借款。5月12日,時空客突然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當日接到公司董事長王恩權因占用公司資金問題到大連市公安局高新園區分局自首的通知。
一周后,公司公告稱,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同時,大連市公安局高新園區分局基于王恩權挪用資金案一案有犯罪事實,決定立案偵查。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時空客的股東重新改組了董事會并且在想法設法追回前大股東所侵占的資金。
中倫律師事務所一位合伙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很多新三板公司對這方面沒有意識,經常會隱藏這類問題,這與中介機構督導把關不嚴、對公司教育不到位都有關系。就目前的情況來看,A股市場出現的股東及關聯方占款的問題在新三板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8月25日,在8860家掛牌企業中,共有5537家企業發布過關聯方資金占用的公告,出現資金占用問題的企業比例高達62.4%,其中絕大部分在2016年后發布。另外,還有134家企業的主辦券商發布了針對有關企業資金占用問題的《關聯方資金占用的風險提示公告》。
事實上,從年初開始監管層就占款問題發布了數項核查和自查的監管措施,在多次摸底之后,監管層終于推出了最嚴厲的監管措施——掛牌公司發行股票時,如果存在大股東資金占用等情形的,正在核查和整改的公司,暫停備案審查。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掛牌審查期間出現大額資金占用的情況將會直接被勸退。
而一位接近股轉系統的內部人士也向記者透露:“股東及關聯方占款的問題,在主板治理多年的情況下,其實是今年有在新三板死灰復燃的跡象,因此將是今年核查的重點問題。”
市場遇冷,監管歸位
今年出現的一些新亂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此前火爆的一級市場。
根據全國股轉系統公布定增數據顯示,今年從5月開始,全市場定增規模再沒有超過100億大關,為74億,而單月完成發行次數也降至200次左右。與之對比的是,2015年單月平均募資規模在130億左右。
“從春節后爆發的一系列新問題,包括企業的個體風險,以及資金占用對新股東利益的侵害,新三板的投資邏輯正在發生改變,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和選擇也在發生變化。”一位中金公司投行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面對今年新三板市場暴露的新亂象,申萬宏源(000166,股吧)新三板首席研究員李筱璇對記者指出:“從整體上來看,這些負面事件的爆發會影響大家對市場的預期,使一部分投資者產生擔心和顧慮。但是也有正面的影響,這種現象爆出來之后,輿論壓力會促使市場意識到更多的問題,對這些現象更加重視,監管也會加強。我覺得問題暴露出來可能是一件好事,大家知道哪個方向有缺陷,應該往哪個方向去努力。”
聯訊證券投研中心研究總監付立春則表示:“失聯和跑路現象大多發生在新三板發展的初期,在擴容階段。新三板不像主板中小創市場那樣實行審核制,是一個類似備案制和注冊制的場所,這種市場對企業的自律能力非常重視,對法律法規和市場行為的規范性也有比較高的要求,這是前提和背景。但是這些在現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擴容的階段還比較欠缺,因此,很多資質不好的企業也混在了市場中,隨著新三板市場的逐漸完善,監管越來越嚴格,制度逐漸細化,這種情況以后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