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鷹農牧2016年半年報87倍的凈利潤增長,印證了養豬行業今年上半年利潤井噴的現實。高達12:1的豬糧比,創出歷史高點,“報復性”彌補了此前兩年多來行業的持續低迷。進入7月,盡管豬肉價格開始高位回落,但業內人士對未來價格走勢仍普遍看好。
超強豬周期來襲
“6月份價格最高時,生豬收購價每公斤超過20元。一頭300斤的豬賣了能賺千把塊,小豬仔也能賣上近千元。”談起今年養豬的收益,河南駐馬店養殖戶侯先生樂開花。2014年市場低迷,讓他虧損了幾十萬元,家里300多頭的養殖規模縮減到不足百頭。如今,這些虧掉的錢和豬,隨著本輪超級豬周期輪動,又逐步補了回來。
之所以稱為超級豬周期,是因今年上半年生豬養殖市場創出了太多驚人紅利。
河南省商務廳年中發布的《河南生豬和豬肉市場專項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6月,河南省生豬收購均價同比增長近五成,創歷史新高;豬糧比達12:1,居于歷史高位;鮮豬肉零售均價達每公斤27.08元,創下近年來最高價;此外仔豬價格、養豬頭均盈利也均創出新高。
為何今年上半年豬價飛漲?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創紀錄的周期虧損,導致市場供應出現較大缺口,因此豬肉價格瘋狂反彈。
所謂豬周期,是指當生豬供給不足時豬價上漲,刺激養殖規模擴大,而當生豬供應增加時供給過剩,又導致豬價下跌的供需周期性變動。
2013年末至2015年中,養殖戶連續虧損達21個月,大量中小型豬場被淘汰出局。河南省商務廳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年出欄500頭以下的小規模養殖戶為122.5萬戶,比2014年減少8%;全省豬肉總產量468萬噸,同比減少2.1%。
豬價暴增的同時,養殖成本卻在下降。馮永輝稱,豬糧比是衡量養殖是否盈虧平衡的關鍵數據,計算的是生豬價格和主要飼料玉米的價格比值。豬糧比在6∶1時,生豬養殖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但據監測,今年中期,主要飼料玉米和豆粕的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4.3%和15.7%,豬糧比最高達12:1,遠超盈虧平衡線,處于紅色預警過高盈利區達數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