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商企業
工商企業一直來是資金信托配置的第一大領域,2016年3季度為3.81萬億元,占23.79%,比2015年3季度的22.61%多1.18%;要比2015年3季度的3.25萬億元增長17.23%,環比2季度的3.62萬億元增長5.25%。工商企業涵蓋了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信托公司根據經濟結構變動找到有更高增長前景的部門來配置資金,既加快了我國經濟結構的升級,同時也提高了信托資金的回報率。
2、金融機構
2016年3季度資金信托對金融機構的投資規模為3.06萬億元,占比為19.10%,比2015年3季度的2.37萬億元增長29.11%,環比2016年2季度的3.00萬億元增長2%。總體上看,金融機構在信托公司資金配置中,一直受到青睞。
3、證券投資
2016年3季度,證券投資信托規模為2.84萬億元,占比17.72%,比2015年3季度的2.67萬億元增長6.37%,環比2016年2季度的2.7萬億元增長5.19%。圖6的曲線變動趨勢顯示,證券投資占投資信托規模占比在2016年前3個季度是比較穩定的,幾乎是一條水平線。自2015年2季度的股價異常波動以來,信托業保持了對證券市場的較高謹慎性。
在證券投資中,2016年3季度的債券投資規模為2.03萬億元,占比12.70%,比股票的0.48萬億元(占比2.98%)和基金0.33萬億元(占比2.04%)要多得多,使得債券已成為證券投資信托流向的最大部門。
4、基礎產業
基礎產業是資金信托配置的第四大領域。2016年3季度末資金信托規模為2.66萬億元,占比16.60%,比2015年3季度末的2.70萬億元下降1.48%,環比2季度末的2.65萬億元增長0.38%。基礎產業曾經是信托資金配置的第二大領域,2015年3季度的占比是18.79%,2016年3季度占比已經比2015年3季度下降了近2個百分點。2016年上半年的投資增長率處在下降狀態,啟動新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還在醞釀階段,使得基礎產業的投資動力不足。隨著穩增長所需的基礎設施項目數量的不斷增加,流向基礎產業的資金信托數量上升,可能逐漸改變基礎產業占比下降現象。
5、房地產業
抑制和防止包括房地產業在內的資產泡沫風險是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信托公司在開發房地產市場機會的同時也保持了高度警戒的態度。2016年3季度末的資金信托規模為1.35萬億元,占比8.45%,比2015年3季度末的8.96%占比減少了0.51個百分點。從資金數量上看,比2015年3季度1.29萬億元增長4.65%,比2016年2季度1.31萬億元增長3.05%。
信托公司開展房地產領域相關信托業務,一方面,需進一步提升合規管理能力,防范被相關合作機構從事違規放貸行為用作籌資渠道或放款通道;要加強信托資金流向與用途監控,防范資金被挪用于不合規用途。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積極配合房地產“去庫存、補短板”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探索開展并購信托,促進房地產企業兼并重組;探索開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業務(REITs),助推商業地產去庫存;探索通過資產證券化等合規方式,幫助銀行盤活存量房地產信貸資產。
四、積極作為謀篇布局
2016年3季度的各項經濟和金融指標顯示經濟穩定增長的正面信號,3季度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工業品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已從2012年3季度以來的負值轉為微幅上漲。2016年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0%,比年初增加10.16萬億元,同比多增2558億元。實體經濟部門的經濟效益正在改善,2016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2%;1-8月的同比增長為8.4%。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積極變化為信托業思考和安排2016年4季度和2017年業務布局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信托業要積極謀劃,根據新的市場機會配置資金,布局新的業務增長點。
信托業要高度關注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速度,新的投資機會正在涌現。2016年3季度末在資金信托流向的20個行業中,有1741.09億元投向信息、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比2015年3季度末的938.08億元增長85.60%,與這一高增長相比,同期資金信托的行業投資總額從14.37萬億元增加到16.01萬億元,增長是11.41%,前者的增長率高得多。工業互聯網、機器人、智能制造、航空軍工、高端制造、生物制藥、人工智能等產業成為實施產融結合的新模式。一葉知秋,信托公司應適時把握國民經濟中科技產業興起所迫切需要的信托服務,在推動行業創新轉型中邁出新的步伐。
初步判斷,國家將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2016年前3個季度,基礎設施投資8.33萬億元,增長19.4%,增速比全部投資增速高11.2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信托資金多用于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大多有地方政府財政或信用擔保,是安全性高、相對收益也高的投資方向。國務院已經宣布,未來五年內城鎮化率計劃提高5%,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由此將衍生出大量基建投資的信托業務機會。
2016年7月集合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59%,是2009年7月以來首次跌入“6時代”。在“資產荒”大背景下,收益率的普遍下行促使信托公司開始放眼海外市場。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快速積累,居民理財需求的日漸多元化,加之人民幣匯率頻繁波動,尋求資產全球配置也正成為理財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需求。未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的不斷寬松,中資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對海外市場需求日益擴大,海外資產配置提供了一條信托創新發展的新途徑。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實施,中國慈善事業進入新時代。有慈善信托實踐經驗的信托公司紛紛“搶灘”,宣布成立慈善信托,信托公司將充分發揮其推進慈善信托的擔當作用,進而擴大信托業的業務領域。
信托產品的投資范圍正不斷向外延展、創新。在教育投資領域,如產業實體、教育消費等都成為集合信托產品的標的,給投資人更豐富的產品選擇。未來,信托業應努力探索新的轉型方式,轉型創新上要“快半拍”,深入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改善信托資產管理方式,信托業必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