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為何表現掙扎?
“現在大家都在問:‘年底會裁員么?’企業得不到訂單,還要支出固定的管理費用,首先要做的是削減營銷預算,第二步就是裁員。” David Lee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公布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失業率為2.1%,和第二季度持平,當季失業人數約4100人,少于第二季度的4800人,但總體就業人數在經歷過去兩個季度的小幅增長后有所縮水,特別是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已經連續8個季度縮水。
而根據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10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的經濟同比增長0.6%,環比大跌4.1%。數據一經發布,新加坡元對美元匯率應聲下跌,當日跌幅達0.69%,甚至有媒體因此驚呼新加坡經濟要“崩盤”了。
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到底怎么了?
“新加坡經濟是否發生了斷崖式下跌并不重要。更為關鍵的是,新加坡經濟正表現出長時間進入經濟下滑區間的趨勢,這更令人擔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新加坡問題專家宋穎慧表示。
宋穎慧分析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新加坡經濟在2009年發生了嚴重萎縮,但2010年很快復蘇好轉,這個復蘇是受短周期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比如借助增加對華合作以受益于中國的經濟體量等形式。但從2012年開始,短時的借力已經無法抵消經濟下滑帶來的沖擊,新加坡經濟進入快速衰退過程。
新加坡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全德健表示,最能夠直觀反映出新加坡經濟情況的是制造業的發展情況,而制造業數據在過去8個季度中有7個季度為負增長。從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公布的數據來看,新加坡制造業2016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別為-0.5%、1.4%、-1.1%,第三季度制造業環比下跌17.4%,曾經的經濟支柱制造業占經濟的比例已低于20%,與經濟戰略委員會建議的20%~25%的區間有一定差距。
全德健指出,新加坡第三產業占比較高,為68%,但服務業第三季度萎縮了0.1%,大幅拉低了整個經濟增長數據。新加坡服務業表現糟糕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與出口相關的服務需求(包括運輸、倉儲及轉口貿易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