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九月九,是中國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也是我國法定的第四個“老年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勞動人民把“尊老”奉為立身處世的大德,相沿成習。如今,我國已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到2.22億,占人口總數的16.1%,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1.44億。
黨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面臨人口快速老齡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2013年,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并報請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對未來養老服務業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以及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9月13日,2016年全國老齡宣傳工作會議上,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建軍強調,要順應黨中央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新要求,扎實做好老齡宣傳工作,為老齡事業“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持。
會議指出,要開展好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老齡政策法規教育,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的“兩教兩增”主題宣傳,扎實推進敬老文化建設,把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注重典型引領、注重制度規范,不斷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要著眼提升老齡宣傳工作的軟實力,生動形象講好中國老齡好故事,積極營造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輿論環境。
致力于為中國養老行業、養老機構組織、地方政府提供服務的國家級養老行業平臺——國家養老網于近日建成上線。網站設置資訊、地方、數據、智庫、視頻、圖片、惠民、產業、專題9個頻道,通過信息傳播、項目運營、線下活動等多種方式渠道,實現養老信息共享平臺、行業大數據平臺、老年智庫平臺、老年人精神文化家園四大功能。
據介紹,新上線的國家養老網內容廣泛務實,涵蓋養老業的所有細分行業,包括視頻、文字、圖片、專題等多種形式;在傳播地域上,覆蓋國內各省區市,并將目光投向海外,密切關注外國養老行業資訊。網站實時掃描養老行業的每一個熱點事件、動態信息,及時對外傳播相關部委發布的最新文件、規定等。同時,及時追蹤行業內涌現的優秀商業模式,并借助老年智庫的專家資源,深度解讀行業走向。
國家養老網常務副主編鄒佩表示,養老行業是朝陽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還不成熟。以互聯網整合全國養老資源,打造養老業權威信息平臺,始終引領養老產業健康科學方向,是國家養老網義不容辭的使命。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國家養老網將積淀出行業大數據,涵蓋企業信息、項目動態、細分領域的發展方向及相關數據所帶來的化學反應,探索養老+科技、養老+金融、養老+地產、養老+文化的紅利。未來,國家養老網將在快速、充分抓取數據的基礎上深加工,用云計算利用好這些數據,為養老行業、機構組織、地方政府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
據悉,國家養老網網站運營團隊深入養老行業長達多年,積累了充分的行業資源,對行業現狀及存在問題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網站擬將線上的優勢延伸至線下,定期舉辦沙龍、訪談、行業論壇、峰會,與各地方政府合作舉辦主題活動,加大對國家養老紀錄片、系列圖書、研究報告、主題視頻、微電影等系列產品的宣傳力度。
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百姓福祉,需要全社會下大氣力來應對。對此,鄒佩表示,國家養老網作為行業性平臺,同時也是一個開放共享的平臺,愿與所有有志于養老行業的機構組織共同努力,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精神,“急老年人之所急”,更好服務中國養老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