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天熱上網找食的人多,聽說美團外賣系統崩潰了 外賣小哥說訂單增加不少 系統的確出現故障
高溫烤熱“懶人經濟”,網購火爆 外賣平臺的“燒錢大戰”,或許正影響人們的消費習慣
昨天是夏至,鄭州再一次接受了高溫加雷陣雨的考驗。悶熱難耐的天氣將市民的腳步禁錮在家中,許多人選擇不出門吃飯、不出門買菜,通過網絡解決一切問題。
高溫給各大互聯網服務平臺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昨天,鄭州市多位市民反映,常用的外賣網站出了故障,送餐延遲導致自己沒吃上午飯。
【事件】
“訂單太多了
系統都崩潰了”
陳女士中午在一小店吃麻辣燙時,聽見老板娘不停地打電話退單,聽說是美團外賣的系統崩潰了,“天熱了,大家都上網找食兒,系統都撐不住了。”
“商家自己配送的可以點餐,但是美團專送的商家全都被置休了。”中午12點40分左右,李先生在點外賣時,也碰到了這個問題,“美團外賣服務器難道也熱炸了?”
下午1點20分左右,河南商報記者在曼哈頓商業廣場東南角,見到了十幾個騎著電動車正在人工分配送餐的美團外賣員。
天氣太熱,送貨的外賣小哥們都全副武裝,戴上防曬帽子、防曬袖套,和周圍拿了餐就走的其他外賣不同的是,這些人正聚在一起討論著什么。
“那邊土大力有幾單,誰去領一下……”“吉祥花園的單誰去?”“訂單太多了,系統都崩潰了……”
正在指揮大家送餐的一位馮姓外賣小哥表示,大家主要就是送曼哈頓廣場方圓4公里區域的,僅這片兒就有120個外賣員,“平常這個區域訂單在2000單左右,這兩天天氣熱了,一下增加到2800單。”
不只是美團外賣,其他幾家外賣平臺也在近幾天出現了送餐延遲的問題。
6月21日11點40分左右,楊女士通過百度外賣點了午飯,按照平臺推薦的時間,最晚12點30分送到,誰知道送到都過了13點30分了。“一點半就到我們上班時間了,按規定上班時間不讓吃東西,我只能隨便扒拉幾口就扔了,餓著肚子上班了。”楊女士說。
【現象】
高溫烤熱“懶人經濟”
消費者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高溫經濟”一直是夏天的一種特殊現象,除了冷飲、空調暢銷外,近年來人們在夏天的最大變化還有對互聯網的依賴。
高溫使得大家盡一切可能避免外出,不光是叫外賣吃,只要是能請人上門的服務,就絕不親自踏出家門。
家住黃河路的王女士自入夏以來,幾乎再沒有去菜市場買過菜,“午飯能從網上買,瓜果蔬菜也行。我現在都是通過一個本地的生鮮網站買菜的,價格也不貴,還有人送貨上門。”
最近,王女士常用的這個生鮮O2O平臺修改了送貨門檻,訂購商品超過29元時才能免費送貨,每只打包袋還收取5毛錢費用。對此她有些不滿意,但是也表示理解,“買菜沒有過去那么方便了,不過還是比頂著太陽出去買菜強。大夏天的能有人送菜上門,已經給我們省去不少麻煩了,即使以后收送貨費,該買還得買。”
對于習慣網購的人群來說,高溫更是一個“宅”在家里坐等商品上門的充足理由。網購的火爆,也忙暈了快遞公司。河南商報記者從金水區某小區周邊的幾個快遞收發點觀察到,最近幾天,各家公司的快遞業務量迅速增加,堆放在門口的快遞包裹比前幾天多了不少。
昨天晚上將近10點時,居民王小姐還收到了一個京東的快遞包裹,快遞員解釋道,他們很少晚上出來送快遞,但最近包裹實在太多,只能加班加點派送。
外賣平臺的“燒錢大戰”
也許正影響人們的消費習慣
美團外賣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中午時系統確實出了問題,現在已恢復正常,“現在太忙了,我中午晚上加起來,每天要送40多單外賣。”
美團、餓了么、百度糯米這幾家國內主流外賣平臺的“燒錢大戰”,曾經是互聯網O2O服務領域的熱門新聞。行業人士認為,和傳統行業不同,互聯網是先燒錢再賺錢的行業,O2O領域更是如此。
外賣平臺大規模的補貼和燒錢,能否換來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以及用戶黏性的不斷提高,卻長期受到業內人士的懷疑。
“外賣用戶和團購用戶一樣,在價格方面,幾乎沒有一分錢的忠誠度,絕大部分人是‘哪家便宜選哪家’,這樣當外賣平臺補貼力度下降的時候,用戶數就會銳減。”時至今日,持此種觀點的人仍不在少數。但連日來的高溫和陣雨,似乎也讓這個問題提供了不同的答案:長年累月的補貼和燒錢,可能真的在逐漸影響著人們的消費習慣。
下午3點,鄭州市政六街上經營炸雞蓋澆飯的店主小鄭終于能坐在椅子上喘口氣了,“不管外賣平臺怎么競爭,現在的人確實越來越依賴外賣了。我覺得將來所有行業都會和O2O掛上鉤,這是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