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用車“掛外地牌”受詬病 平臺隱患再升級
郭夢儀
其實,受到外地牌車輛的監管問題以及行駛范圍的受限,滴滴快的、優步等專車軟件都已經大規模清理外地牌照的車輛。不過,易到用車依舊在對外牌車輛進行開放注冊加盟。
雖然易到用車表示,早在去年便已開始對平臺上的各個地區外地牌照的車輛進行清理。但是從《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的結果來看,清理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是治理效果差,還是公司執行力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專車行業的優勢資源,包括司機資源、用戶資源等,而易到用車要是想要“異軍突起”,則必須另辟蹊徑。外地牌照的入駐,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易到用車司機資源的緊缺現象。
外地牌照之患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易到用車上輸入立水橋到北京南站的路程,發現接單的一共有12位司機,其中有6位司機均是外地牌照,省份有河北、山東、重慶、河南等。而多名網友也反映,自己通過“易到用車”叫到的專車,不少是外牌車。
不僅如此,客服問題無法處理也成為易到用車體驗降低的一大關鍵。一位北京的微博網友蜜斯特馬在微博上表示,在3月6日時,自己預訂了3月7日的送機服務。但是當天早上,司機的電話一直無法接通。連續打了10分鐘后,無奈只能換別家走。而自己想投訴打易到用車的投訴電話一直打不通。“中途通一次,說給處理,幾天過去了,無人回復”。
一位冀牌照的易到用車司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由于滴滴快的等專車軟件都規定,參與車輛都必須是當地牌照的,所以不少外地牌照的車輛無法進入。目前易到用車是管理比較寬松的,并沒有當地牌照或者外地牌照的限制,加上近期易到用車一直在搞“充100返100”的活動,因此用戶也變多了,這給了不少外地牌照司機生存空間。
受到城市交通壓力的影響,北京、上海、廣州紛紛出臺“限外令”。雖然每個城市的限制不一,不過目的都是減緩城市交通壓力。
2015年12月16日,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外地牌專車涌入激化“路車”矛盾導致廣州擁堵,建議政府盡快出臺政策,精準“限外”——立法嚴禁運營企業派單給外地牌專車。2016年1月中旬,廣州市交委聯合公安部門開展打擊非法營運車專項整治行動。另據市交委公布,截至上周,滴滴、優步、神州等6家平臺企業已清理了8萬多輛外地網約車。
上海方面,上海市運管處副處長馬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對于專車合法化的問題,雖然上海交通管理部門尚在等待交通部正式出臺相關規定,但對于外牌車輛的態度,卻一直都很明確:不允許外牌車輛從事專車營運。
對于上述言論,易到用車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外地牌照車之前是允許進入的,后來才開始限制,各平臺就開始清理外地牌照。而易到用車是從去年開始清理的。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認為,限外令對于專車市場來說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便于專車管理,如果發生糾紛、事故,能夠有效提高追責效率,從而促使專車市場穩健發展;不利的一方面是,將降低專車企業的運載能力,外牌車輛的加入,可以補充大量運能。不過對于專車企業而言,弊處更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運載能力越大的企業越有優勢,能夠為用戶乘車提供更多便利。
被疑用套牌
近期,有媒體報道表示,有用戶發現,自己的車牌被搶先注冊在了易到用車之上。
據澎湃新聞報道,一位上夜班的李先生,在剛買了車并上了外牌,希望白天開專車賺點“外快”。于是,他便下載了“易到用車”司機端App上準備注冊。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在注冊頁面輸入車牌時竟然注冊不了,原因是,車牌已經被人注冊過。而李先生本人對于此事毫不知情。
帶著這個疑問,李先生開始撥打客服電話后進行咨詢,可是連續打了幾天都沒有打通,期間他還撥打了易到用車上海分公司的電話,依舊無功而返。此外,他還通過向客戶端的客服留言,卻一直也沒有得到回復。
對此,易到用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當時報道記者并沒有給到公司當事人的更多信息,目前此事還在調查中。
“目前,專車市場上的競爭,從搶客戶變成了搶司機”,李宇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專車市場的競爭的確正在升級,隨著專車市場集中度提高,易到用車面對滴滴、優步、神舟等專車企業的競爭壓力也越大。在價格補貼戰告一段落之后,當前專業企業將戰火燒到專車資源爭奪上來,從“搶客戶”轉變為“搶司機”,因為司機資源決定了運載能力,運載能力越強,能夠為用戶帶來的體驗相對也會相對更好。
不過,馬斐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無論今后專車是否會“合法化”,上海都不會允許外牌車輛從事專車運營。今年1月底,市交通委曾專門約談滴滴、優步、易到用車、神州四家專車平臺,重申了上述要求。
其表示,目前,我國各地對于外牌車輛都有限制,從安全角度來看,外牌車輛從事專車運營,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還將加劇交通擁堵。而對于整個道路交通管理來說,目前上海對外牌車輛也是采取限行措施的。但是,由于目前交通部關于專車的規定尚未發布,相應的監管細則也依然缺位,因此,政府部門對專車及其平臺的監管難度較大。而由于交通部規定尚未出臺,目前,對于涉嫌非法運營的專車和專車平臺,還是只能由交通執法總隊根據現行法規進行查處。
“樂視系”易到的亞軍夢
如果按照易到用車負責人說的,從去年就開始整治的話,那至今平臺中依舊存在一大部分沒有被清除出去的外牌車輛又是為何?易到用車的行動力如此緩慢嗎?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車企業內部人士字啊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對外牌車輛進入平臺整治效率低下,除了市場對司機資源的爭奪之外,可能還由于樂視系進駐易到用車,需要緩沖的時間。
2015年10月,樂視控股易到用車。而就在2月28日剛剛過去的樂視年會上,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在演講中宣布要打造易到生態專車。可以說,這是易到用車進入“樂視系”之后,做出的第一個重大決定。
與此同時,在連續兩年的瘋狂補貼之后,專車市場“跑馬圈地”的游戲似乎已經落入尾聲,行業格局已經初現雛形,各家在逐步弱化補貼的同時,開始不斷推出新的業務,來迎合專車新政。
就在3月份的第一天,易到用車CEO周航介紹了易到近期的成績單,通過“充值返現”及“1·7專車節”等營銷活動的開展,易到整體訂單量增長迅猛,日均訂單已突破50萬單大關,老用戶及司機大批回歸易到。
樂視的加入,使得易到用車有錢可燒。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0月樂視投資控股易到用車,之后易到用車在去年11月底啟動了充100送100,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充返活動”。從此,易到用車訂單量開始一路強力反彈,通過運營和市場手段的雙管齊下,易到用車已經扭轉去年上半年的頹勢,隨著日訂單的快速增張。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樂視控股CMO彭剛首次以易到用車總裁的身份亮相,而正式標志著“樂視血”輸入易到用車。除了任命彭剛為總裁之外,原樂視控股高級投資總監孫可被任命為易到用車投資副總裁,負責易到用車的投融資業務,向樂視全球資本高級副總裁鄭孝明和周航匯報。
雖然賈躍亭曾表示,希望今年年底易到用車能達到每日訂單數100萬,增加運營車輛100 萬輛,突破100 萬名司機,超過中國優步成為專車第二的目標。但是,李宇恒認為,樂視系入駐易到用車,幫助易到用車拿下專車市場第二強或有一定困難。
其表示,雖然樂視入駐易到用車之后,打造了“生態專車”概念,欲顛覆價格體系,但是“生態專車”的發布時間應該會在超級汽車的發布之后,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此外易到用車離優步的差距較遠,優步當前的日訂單已破100 萬,但是易到用車的計劃是今年年底每日訂單數達到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