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2月23日報道登頂難,守峰更難。昔日的全球第一大高檔豪華汽車制造商奔馳,正在重返全球第一的道路上身體力行。
戴姆勒財報發布會現場
2016年2月4日,戴姆勒集團在其總部斯圖加特,發布了史上最為亮麗的財報:由于乘用車業務提升、特別是中國市場的突出表現,戴姆勒集團銷量、營業額和息稅前利潤等數字創歷史新高,集團總銷量達到290萬,同比增加12%,集團稅前利潤達135億歐元,凈利潤89億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戴姆勒集團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銷量首次突破200萬輛,同比增長16%,乘用車營業額增長14%,達到838億歐元,銷售利潤率增至9.8%。
2015年,對于奔馳、寶馬、奧迪(簡稱ABB)德系三大高檔豪華品牌來說,奔馳的確是大獲全勝的一年。全球范圍來看,奔馳重新回到全球第二的位置;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奔馳全球銷量最大的單一市場,而在中國豪華車市場增幅回落的大背景下,奔馳卻逆勢上揚銷量同比大幅度提升35%,達到36.3萬臺。
根據中國汽車行業協會預測,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平均增速約為6%,其中乘用車市場的增速將高于商用車,維持約7.8%的增長,商用車市場將繼續5%左右的下滑。
在戴姆勒全球年會上,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被全球媒體問及最多的是中國,而對于中國市場的判斷,他依然樂觀,“雖然有很多關于中國市場的消極判斷,但是我們對2016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仍保有信心,相關機構對中國豪華車增長8%的市場預期相對合理。”
2016年,中國豪華車市場最大的看點在于,在奧迪、寶馬、奔馳所在的第一陣營中,奔馳會在多大程度上撼動現有的格局?可以肯定的是,奔馳的增長速度不可忽視,與第二名寶馬的距離將會進一步縮短。
目前看來,奔馳主力上量的產品包括奔馳C級、GLC、GLA,都在其產品生命周期的中前期,2016年的增長勢頭依然比較強勁。在全球年會之后,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倪愷則首次公開表示,全新長軸距E級車將會于今年秋天在中國上市。
事實上,如果在競爭激烈的高檔豪華C級車市場上,全新E級車能夠成功,并且在國內年銷量能夠達到10萬臺,那么奔馳就是真正地翻身了。
那么,奔馳何時能夠在中國超越競爭對手,重回全球第一,對此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表示,“奔馳要在2020年重回世界第一,中國市場很重要,但是在中國市場是否成為第一,并不影響奔馳成為全球第一。”
奔馳新E今秋登陸中國
2015年奔馳全球整體表現已經超過奧迪,位居第二,聚焦中國市場,2016年隨著全新E級車的上市,奔馳在華的位置是否有望成為德國三強的第二位?在華是否會延續35%的增幅?預計會是怎樣的增幅?
唐仕凱:我們在全球層面上和競爭對手銷量的差距與中國市場的表現有很大關系,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至關重要,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我想說,我們要想成為全球第一,不一定非要在中國市場取得第一的位置。但是,我們會不斷努力并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為客戶帶來最佳的服務體驗。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也是我們一直非常重視的市場。
倪愷:2015年我們取得35%的增長,這樣的增長在2016年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我們也沒有這樣的預期。今年相關機構預期中國乘用車的增長大概為8%,我們覺得這樣的預期是非常合理的。在中國比較穩定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下,我們也覺得這種預期是可以實現的,我們希望能夠在2015年基礎上繼續增長,但是我們最后落點到哪里,現在談及還為時過早。
去年我們取得35%的增長,這其中也有很多原因:首先我們的基數比較低;其次,進一步完善了我們在一些細分市場的產品布局,例如:緊湊型SUV市場以及豐富的C級車的產品選擇;此外,還有不斷發展的經銷商網絡,2015年奔馳的經銷商網點已經達到500家。這些因素都為我們的增長提供了動力。
2016年我們也會持續帶來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比如:全新E級車預計今年秋天上市,不過,這款車到2016年年底只有4-5個月的銷售期,實際上E級車產品陣營更加豐富、銷量發力應該是明年的事情。我們要把所有的業務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從而進行一個合理的預判。
據悉,某些汽車公司已經和本土互聯網公司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奔馳是否有相應計劃,請分享一下?
唐仕凱:現階段我們還無法跟大家透露我們針對此領域的計劃,但是我們和清華大學一直進行用于自動駕駛汽車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實驗項目。我們已經有兩臺車在路上行駛,專門用于收集自動駕駛的數據。未來全新E級車上市的時候,大家就會看到搭載在E級車上非常高超的半自動駕駛的技術。自動駕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某一天我們有一輛車按一個按紐就能開到天津,自動駕駛的技術是會不斷應用在我們的產品上,包括實現超車,自動倒車入庫等等,這些技術是一步步被實現的。中國研發團隊首要任務是研究中國的路況和中國的駕駛習慣,能夠讓這些信息和數據反映在未來智能駕駛的汽車里面。
積極備戰中國新能源市場
針對車企平均油耗及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出臺,奔馳下一步的計劃是什么?
倪愷:在新能源領域,奔馳一直都有涉足,有一系列新能源車型。很多年前,我們已經推出了國產E40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去年廣州車展,推出了S500eL(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在北京奔馳工廠生產的國產C350eL車型。為了進一步補充,未來我們還會推出G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在電動車領域,2013年我們推出了smart電動車,我們還會有新的smart電動車,將適時引入到中國市場。我們的整體戰略是:無論推出任何產品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當然我們也會繼續嚴格遵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要求。
唐仕凱:現階段,我們認為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型的接受度有待觀察和提升,現在可能沒有客戶直接到經銷商店要求立即購買一輛新能源車,大家仍然處于對新能源車型適應和接觸的過程中。現在大家購買新能源車的需求和想法,也是基于新能源車能夠享受國家的補貼政策,從經濟成本考慮還是很劃算的。同時,大家購買新能源車,不光因為它本身是充電的,運轉起來更便宜;同時大家也希望新能源車更加便捷,比如充電的問題。
在歐洲和美國市場,客戶也在逐漸了解認知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因為中國政府未來的計劃和愿景,我們相信中國市場一定會是新能源車的第一大市場,其實現在中國市場已經是新能源車的第一大市場,我們也會不斷有新能源產品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關于騰勢品牌,戴姆勒和比亞迪在日常運營上有怎樣的分工?
唐仕凱:從分工上來說,雙方成立的是研發的合資企業,戴姆勒帶來造車的技術,比亞迪帶來電池方面的技術。在產品推出之后意味著已經過了研發階段,更多在生產和銷售階段。現在騰勢的CEO由比亞迪的同事擔任,CFO和質量控制由戴姆勒的同事擔當,雙方分工協作,這種架構在合資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已經確立。
奔馳小排量車型在中國的推廣計劃是怎樣的?
倪愷:在中國市場我們一直都有小排量發動機的車型,包括1.6升和2.0升,其中1.6升小排量是可以享受政府購置稅優惠政策,小排量車型越來越受市場歡迎,但就目前而言,奔馳小排量車輛的比例我們認為是比較合適的。
奔馳經銷商運營非常健康
近期,相關機構發布了2015年中國經銷商滿意度調查結果,奔馳經銷商去年盈利的比例大概有多大?是不是增長了很多?
倪愷:我們大概有50%的經銷商網點只有2-3年時間,還不夠成熟,可能還沒有到達成熟經銷商的盈利水平,但是他們的運營也維持在一個健康的水平。其余成熟的經銷商網點情況還是不錯的。我們希望在經銷商合理的投資中能有合理的回報,另外我們也希望經銷商自己能夠有意愿繼續投入到他們的業務中去,讓我們客戶滿意。
唐仕凱:與我們日常合作的很多大的經銷商戰略集團,他們不僅僅運營奔馳業務,也運營其他品牌的業務,在私下非正式溝通過程中,他們跟我們表示過對目前運營奔馳的表現非常滿意,我們希望維持這樣的滿意度,這點對于我們而言很重要。
財報上提到2014年及2015年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務,那么在中國,2016年金融服務的側重點和計劃是什么?另外,針對租賃業務2016年有怎樣的計劃和具體措施?
倪愷:全球而言,我們的金融服務確實有所增長,金融服務占整體業務的50%,在中國只有三分之一,的確還有不斷提升的空間,租賃業務也是一樣。租賃業務在中國市場剛剛開始,目前,我們提供保值租賃服務,客戶可以在金融期結束的時候進行選擇,或者將車還給我們,或者將車買下來,或者進行再金融服務。
我們現在也在考慮推出奔馳本身的租賃服務,大概會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推出,我們計劃選擇一些經銷商合作伙伴推廣該服務,讓客戶可以選擇擁有自己車輛之外選擇租賃奔馳品牌車輛的服務。去年我們出售給北京一家汽車租賃公司500輛車,目前,我們還沒有自己的租賃公司和租賃服務。金融服務對我們的業務至關重要,我們也為經銷商提供金融支持,包括支持經銷商的庫存、建店或者升級店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