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人民銀行近日宣布調低非限購城市樓按首期比例,中央今年要打樓市庫存殲滅戰,刺激樓市措施料陸續有來。惟不同地區樓市狀況各異,救市難一刀切,中央必須因地制宜,靈活拆彈。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樓按首期下調 刺激作用有限
內地樓市乍暖還寒之際,人行昨突出招,宣布非限購城市的首次置業樓按首期比例,可由25%下調至20%。惟有關措施,對刺激樓市作用暫或有限。
一方面,近年內地銀行風險意識已加強,在樓市調整壓力不輕下,樓按貸款業務的風險亦趨升,銀行審批亦較過往審慎,未必會跟足人行的放寬政策。故銀行會否普遍將樓按首期相應幅度下調,仍有一定疑問。
另一方面,內地樓市的癥結,實是現有庫存過于龐大,且冷熱兩極化,如按最新的住宅施工與竣工數據粗略推算,要接近六年才能消化現有庫存,而不少地區,特別是中小城市的樓價仍與當地民眾收入明顯脫節,單靠輕微下調首期比例、放松貸款,能否加速樓市去庫存,殊難逆料。
惟外界卻不應看得太淡,因中央已表明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將是「殲滅」樓市庫存,此應預視人行降低樓按首期比例,應僅一系列救樓市措施的第一步,后續措施將續陸有來。
故中央救樓市的關鍵是,在邁出放松樓按的第一步后,如何行好第二步、第三步,讓樓市回復平穩健康,以利穩經濟。
惟內地樓市難單靠如降按揭首期等一刀切措施,就可托得住,因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樓市問題,實千差萬別,中央必須差別化處理。
各地樓市有別 因地制宜拆彈
就如部分經濟相對平穩的二、三線城市,當地民眾仍可能有一定購買力,或可透過加強地方稅費優惠,助民眾置業上車;亦可完善當地產業配套,藉招商引資吸引外來人口落戶,增強當地樓市消化力。
至于部分泡沫過度,鬼城涌現的三、四線城市,顯難單靠向民眾提供按揭以至財稅優惠,就能消化如山庫存,最終或要由政府出手收購,挪作保障性住房,惟執行時會否惹貪官奸商上下其手,固應力防。
且一旦個別地方樓市庫存大得難以救藥,相關房企要面臨大幅削債以至破產,這些城市如何防范引爆地區性金融風險,當局須早綢繆。
內地經濟持續下行,中央勢續撐樓市以保經濟,但除要有一刀切措施彰顯意志,更須針對不同城市個別狀況,采不同處理對策,才有望逐步跨越樓市地雷陣。(文章來源:hk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