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朝鮮韓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尚詠梅撰文指出,朝鮮經濟的發展、變化速度過緩,與1990年代“苦難的行軍”時期相比,金正恩執政后朝鮮經濟顯現出更多積極的變化和希望。但朝鮮重視政治、軍事的政權體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經濟的發展,金正恩政權能否改變傳統的政治經濟路線,是朝鮮真正走出經濟困境的關鍵所在。
2011年12月17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病逝,時年未及30歲的金正恩被擁戴為新的國家領導人,朝鮮由此進入金正恩時代。在外界政治資歷尚淺、治國經驗不足的各種質疑猜測中,金正恩不僅牢牢掌控住了政局,同時,為恢復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金正恩政權推出諸多經濟改善措施。
金正恩執政以來,朝鮮連續三年實現糧食增產,即便在國際社會減少對朝糧食人道援助、加大對朝經濟制裁的情況下,朝鮮經濟仍在逆境中呈現出緩慢復蘇、市場化元素漸強的態勢。朝鮮通過擴大對外勞務輸出等手段,賺取到大量外匯,這些外匯在朝鮮國內市場流通,極大地刺激了國內經濟,助推著朝鮮經濟市場化的進程。
“6.28”方針試行責任制
在總結2002年“7.1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實施10年的效果、經驗之后,金正恩指示要根據朝鮮的實際經濟狀況制定新的經濟管理改善措施。2013年6月,朝鮮正式頒布“關于確立朝鮮式的新經濟管理體系”的“6.28”方針。8月,朝鮮在全國境內選定300多家優秀企業工廠作為試點單位,落實“6.28”方針。
根據方針,農業部門在合作農場的基層單位分小組內,根據實際情況,由三至五個農民組成新的勞動單位,分得一定面積的耕地,完成一定上繳糧食任務,稱之為莆田責任制。國家從播種期至收獲期,對農事工作做全面指導和幫助;農民向國家繳納土地使用費和農用機器使用費、肥料、電費、水費等,在完成上繳國家任務之后,剩余農產品(000061,股吧)農民可自由支配。
“6.28”方針實施后,朝鮮部分地區試行莆田責任制已初見成效。莆田責任制提高了農民的責任心和生產積極性,為了收獲更多的農產品,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三茬作物、四茬作物(編按:茬是指同一塊田地上莊稼種植或收割的次數)。
“6.28”方針規定,企業最初的生產費用由國家承擔,工廠用國家給予的資金購買生產原料從事生產活動,國家和企業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銷售收入(分配比例尚無法確定)。由于給予企業較多的自主經營權,企業可自行決定生產方式,工廠企業的生產效率得到提高。私有資本以國家或合作機關的名義,投資國家服務、貿易領域從事營利活動合法化。
全境設立特殊經濟地帶、經濟開發區
2013年3月,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根據2012年“12.1”措施精神,決定將地區經濟開發權下放給13個直轄市、道和220個市郡,實現對外貿易多元化和多樣化。
2013年11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發布政令宣布設立13個地方級特殊經濟區,向外界釋放朝鮮加快吸引外國資本的信號,這一舉措在朝鮮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13個地方級特殊經濟區和新義州特殊經濟區,由國家經濟開發委員會委托各道人民委員會負責開發區事務,合作期為50年,朝方以土地使用權和開發權作為出資方式,同時減免特殊經濟地帶準入企業14%的所得稅。5月29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頒布了《經濟開發區法》,以期吸引外資、加強發展對外經濟管理。
2014年6月,朝鮮將合營投資委員會和國家經濟開發委員會、貿易省整合為主要負責吸引外資的機構——“對外經濟省”。2014年7月23日追加設立六個經濟開發區,加上之前設立的特殊經濟地帶(經濟特區)開城工業園區、金剛山旅游開發區、羅先經濟貿易區、黃金坪威化島經濟開發區、新義州經濟特區,朝鮮境內共有24個經濟特區和經濟開發區。
多渠道賺取外匯
對國內經濟長期低迷的朝鮮來說,外匯是確保國家機關運轉、軍需物資調撥以及進口生產原料及商品的保證。金正恩執政后,朝鮮更加重視鼓勵多渠道賺取外匯,實行全民、全黨總動員。勞務輸出作為無需資本投入、不涉及經營方法,而又易于賺取外匯的手段,逐漸發展成為朝鮮賺取外匯的主要途徑,以及帶動內需的助推劑。
目前,朝鮮已向全世界45個國家派出勞動力,據推算總規模高達6萬至6.5萬人,集中派往俄羅斯、中國等16個國家的勞動工人已超過5萬人。朝鮮海外勞工平均月收入1000美元,其中850至900美元作為“忠誠金”獻給國家,剩余的100至150美元由個人支配。如此計算,朝鮮每年通過勞務輸出可賺取外匯達15億至23億美元,這個金額相當于朝鮮因2010年因天安艦事件韓國采取“5.24”措施,中斷朝韓貿易而遭受22億美元損失,相當于作為對朝經濟制裁之一的匯業銀行(BDA),凍結朝鮮賬戶財產2400萬美元的100倍。
勞務輸出獲得的外匯收入極大地緩解了國際社會對朝鮮制裁造成的經濟困境,增加了朝鮮國內貨幣流通,推動市場經濟進一步活躍,有效地帶動了朝鮮國內經濟的發展。
“5.30”經濟改善措施
2014年5月30日,金正恩在與黨、國家、軍隊負責人座談會上的談話被稱之為“5.30”經濟改善措施。如果說“6.28”方針是金正恩政權對朝鮮式經濟改善措施的試驗階段的話,那么“5.30”措施可謂為“6.28”經濟改善措施在朝鮮境內的全面鋪開。
“5.30“措施中融入了更多的市場要素,擴大了生產者的自主經營權,提高了個人和企業的分配比例。政府將原本屬于國家的生產權、分配權以及貿易權下放給各工廠和企業,也就是說,“5.30”經濟改善措施的實施讓企業獲得了更多的自經營權。據韓國媒體報道,按照“5.30”方針,企業和工廠將利潤的40%上繳國家后,剩余部分可自行分配,而農民可自由處理農產品的比例,則由“6.28”措施中賦予的三分之一上升為60%。
按照“5.30”經濟改善措施,企業獲得了產品開發權、人事權,任何人都遵循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工廠、企業和合作農場使用并掌管集體所有的生產資料,并擁有在自由市場購買原材料的權利。
2015年4月9日,朝鮮召開的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三次會議,盡管金正恩并未出席會議,但會議對探尋、推測今后金正恩政權的經濟政策方向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從長期生存、增強國家統治力量的角度,朝鮮將進一步加強經濟基礎建設。
過去20年間,朝鮮經濟最重要的變化是私有經濟的壯大和發展。盡管朝鮮依然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和理念,官方媒體和文獻中也幾乎找不到關于私有經濟的表述,但金正恩執政后對私有經濟活動表現出更為寬容的態度,“6.28”方針的出臺也有助于私有經濟活動的發展。國營經濟部門實行的傳統經濟政策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2008年與埃及通信公司合作建立朝鮮移動通信系統、最近平壤等地出現連鎖店以及在線銷售等新型國營商業經營模式等代表事例,暗示朝鮮政府一方面繼續推行傳統的產業政策,但另一方面正在迎合時代趨勢引入現代經濟元素。
金正恩執政后,繼續堅持傳統的自主經濟路線制約了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的變革,但對私有經濟發展的默許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國營經濟的經營方式也出現新的轉變。將解決糧食問題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加大農業投入,推行“6.28”方針,實現連續三年糧食增產,基本解決了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吃飯問題。2015年4月9日,朝鮮召開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三次會議,暗示金正恩政權將對經濟政策做出新的謀劃。
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相比,朝鮮經濟的發展、變化速度過緩,與1990年代“苦難的行軍”時期相比,金正恩執政后朝鮮經濟顯現出更多積極的變化和希望。但朝鮮重視政治、軍事的政權體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經濟的發展,金正恩政權能否改變傳統的政治經濟路線,是朝鮮真正走出經濟困境的關鍵所在。(文章來源:聯合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