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9月16日訊 周二下午,傳媒娛樂板塊表現不佳,截至發稿時,板塊平均下跌4.05%。個股方面,板塊個股無一上漲,其中,中文傳媒下跌6.86%,歌華有線下跌6.58%。
分析人士認為,今日大盤午后跳水,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因而資金大批出逃,而估值高企的傳媒板塊首當其沖,成為下跌的重災區。
對于傳媒產業未來的發展,當前市場存在明顯分歧,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輿論宣傳的政策框架下,無論是出版業還是報紙雜志、抑或互聯網門戶網站,都很難有實質性的“突破”,因此市場發展空間相對有限。尤其是紙質傳媒產業,在互聯網的沖擊下,盈利能力將持續下滑。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傳媒產業正在以積極的心態擁抱新興產業,例如,浙報傳媒等通過牽手互聯網,賦予了新的成長動能。
企業數據方面,A股41家文化傳媒公司至今皆已披露半年報。報告期內營收及凈利同比平均增速分別達30%、26%,多數個股業績均呈正增長,但推高板塊業績增幅的主要動力則來自其中的四成。
有傳媒行業分析師稱,市場對傳媒股業績預期此前均已有釋放,就目前公布數據看基本符合市場此前判斷,超預期表現概率很小;板塊風險不大,但業績催化也難再有提振股價之顯效。此外,伴隨題材炒作發酵及相關標的擴容,傳媒股此前的稀缺性和新鮮度優勢不再,市場熱情較去年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對于后市,多位分析師則傾向于棄板塊性或此前熱門題材的押注,而一博龍頭個股的波動。中金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王禹媚在其報告中就堅持估值分化仍是板塊的全年投資主線,“目前傳媒龍頭公司成長穩健,估值具備安全邊際,下半年再融資的陸續推出及完成,也將為公司注入新的動力,建議在波動中堅守龍頭。”
安信證券分析師文浩亦稱,板塊未來仍存在宏觀經濟影響、板塊估值較高和政策支持不確定性等風險因素,后勢投資邏輯宜在基本面和催化劑中利用波動靈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