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出口將繼續實現穩健的增長,有利于整體經濟的穩步增長
本報記者 侯捷寧
“喜憂參半的進出口數據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國內經濟在近期將有所反彈。”針對7月份的進出口數據,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向記者表示,2014年下半年發達市場的增長加速將帶動中國的出口增長,此外,中國政府將于未來數月內繼續推出有利于增長的措施。
國家海關總署8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785億美元,同比增長6.9%。其中,出口為2129億美元,同比增長14.5%,為17個月來的新高;進口為1656億美元,同比下降1.6%;貿易順差達到473億美元,創單月貿易順差歷史紀錄。
朱海斌指出,中國7月份好于預期的出口可能反映了全球需求的好轉。根據摩根大通的預測,進入今年下半年,在發達市場明顯上升的推動下,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有所好轉,發達市場的增長率預計將自第二季度的1.1%上升至第三季度的2.4%。
“我們仍看好中國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前景。下半年全球需求的預期好轉已經在中國7月份的貿易報告中顯現出來。”朱海斌表示,令人關注的是,7月份不僅向發達市場進行的出口呈現穩健增長,甚至向亞洲新興市場進行的出口也實現顯著上升,可能反映了區域性經濟體的需求有所好轉。
同時,他認為,2014年上半年人民幣的貶值是有利于出口的另一項因素。此外,與出口業有關的國內政策也是有利的:國務院于5月底公布了支持出口的措施,包括貿易信貸、加速出口退稅和簡化行政程序。整體而言,下半年出口將繼續實現穩健的增長,有利于整體經濟的穩步增長。
此外,朱海斌還指出,根據7月份的貿易報告,國內需求的狀況似乎不太明朗。中國政府可能將繼續推行各種政策,包括財政、貨幣和行業政策來支持某些選定的行業,例如基礎設施、環保、新能源、小型企業、服務業,同時抑制經濟的下行風險,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