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戶依賴癥
對于大多數希望通過上市來實現融資的光伏企業而言,蘇州中來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算是“幸運兒”。從再次申請到過會,時間僅用了1個多月。
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接受采訪時表示,中來和福斯特和之前終止的光伏企業有所不同,并不是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或者組件企業,都是新材料研發的企業,擁有一定技術含量。
兩家公司同為光伏組件增光材料企業。李玲表示,“現在很多太陽能電池組件原材料基本上都國產化了,唯獨背膜沒有國產化,高端技術還是被歐美所壟斷,而中來光伏研發出背膜后,也是獲得很多專利,獲得了一些認證,算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這類企業上市的前景相對好于傳統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
不過,作為產業鏈中的企業,很難獨善其身。中來光伏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提出,報告期內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公司應收賬款逐步增加,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為2958.48萬元,9168.56萬元和11014.44萬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應收賬款中賬齡一年以內的部分占比為96.39%。
中來光伏方面認為,由于歐債危機、美國雙反、歐盟雙反調查等因素給公司下游光伏組件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不利影響,無疑將影響到中來光伏下游主要客戶,引起資金緊張或經營業績下滑,從而影響到公司應收賬款的回收。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來光伏的大客戶,韓華新能源2012年度、2013年度出現較大金額虧損,凈利潤分別為-15.63億元、-8.74億元。
根據福斯特披露信息顯示,公司2011—2012年的應收款占比分別為60.57%、53.5%。
福斯特方面表示,2011年下半年以來,下游光伏組件行業低迷,下游客戶普遍處于經營困難期,部分客戶支付困難,貨款回收周期延長。
這也恰恰是受業界質疑的焦點。李玲認為,“背膜相當于產業鏈中很小的配件,在產業鏈的地位并不是特別高,而且財報中顯現對大客戶依賴比較強,而其大客戶恰恰是幾大光伏巨頭,它們經營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了這些企業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