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盛
實習記者 成 升 上海、武漢報道
在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業績繼續靚麗增長的背后,作為金融生態的薄弱環節,中小銀行的業績分化拐點在2013年就已經悄然來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數十家中小銀行業績發現,納入統計的銀行里,至少超過10家城商行、農商行的業績在2013年就已經出現下滑。譬如連云港農商行的凈利潤下降99.97%、北部灣銀行下降78.35%。
不過,除利潤下降者外,財報中業績增長的中小銀行,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分化較明顯:一些銀行繼續保持20%以上的較快業績增長;另一些銀行則營業收入疲軟,只能靠壓縮費用保持利潤略微增長。
而業績表現不如意的中小銀行,多集中在江浙兩地。
“相較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考慮到業績壓力釋放往往會有滯后性,中小銀行在未來兩年的日子將更難過,2013年只是拐點的開始,因為它們在資產定價、網絡、新產品推行等方面都沒有優勢。”7月25日,上海一位銀行業研究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多位銀行業人士認為,中小銀行只有朝精細化管理運營方向轉變、堅持草根文化、小微企業貸款的經營特色,才有可能在未來的銀行業淘汰潮中生存下來。
利差、壞賬沖擊明顯
利差收窄、壞賬不斷暴露,對中小銀行業績的沖擊更為明顯。紹興銀行的業績迎來兩連降。2013年該行的凈利潤為3.83億元,同比下降11%,而在2012年,其凈利潤已經同比下降19%。主營業務收入在2013年為12.85億元,同比下降1.38%。
大公國際分析,紹興銀行2012年凈利潤下降,主要因為當年大幅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造成營業支出同比增長68.73%。2013年凈利潤下降則是由于利差收窄等因素造成營業收入下降所致。
事實上,紹興銀行僅是納入本報統計的數十家農商行、城商行兩類中小銀行中,超過10家2013年業績出現下降拐點的樣本銀行之一。
紹興銀行業績下降的首要原因是利差收窄,其貸款總額同比增長12%,存款總額也增長12%,但是利息凈收入占比達到94.2%的營業收入卻同比下降了1.38%。大公國際就此認為,在銀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快的背景下,高度依賴凈利息收入不利于紹興銀行財富創造能力的持續穩定。
影響業績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紹興銀行業務及管理費用為主的營業支出持續上升。在2013年末,該行的成本收入比達到42.28%,同比上升8.66個百分點。
除了利差收窄以致營業收入下降的情況,不少中小銀行還受困于資產質量不良的爆發。譬如業績表現較差的廣西北部灣銀行,它的2013年營業收入為39.50億元,同比增長10.43%,但是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僅有2.39億元,同比大降78%。究其根本,在2013年,該行資產減值損失規模高達21.38億元,同比增長169%。
“2013年的關注類及不良貸款上升,由于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力度較大,撥備保持充足的水平。”聯合資信認為,但是受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因素影響,導致北部灣銀行盈利水平下降。
大連銀行也是如此,它在2013年的營業收入為74億元,同比增長19.32%,但是營業利潤為29億元,同比下降了6.0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下降2.44%。不良貸款率飆升是影響其業績表現的重要原因:在2012年為0.90%,2013年不良卻達到1.96%。
究其原因,區域經濟、金融環境惡化或某些重點貸款客戶發生風險,都能導致中小城商行的盈利動蕩。比如北部灣銀行就被卷入湖北三峽全通的債務危機,不僅支持其4億元的貿易融資,還給予授信高達20億元。
而在不良貸款率先爆發的江浙地區,中小銀行受累資產質量表現得更為明顯。
江蘇連云港東方農村商業銀行(下稱連云港農商行)2013年末歸屬于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為-162.56萬元,經營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貸款的大面積爆發,其不良率高達26.76%。
導致壞賬環生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宏觀經濟下行,部分貸款企業停產、停業;二是部分企業內部管理混亂,以致無法正常運營;三是連云港當地港口經濟不景氣,外貿進出口行業整個產業鏈出現問題。
“與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相比,中小銀行抵抗區域金融風險的能力較差,由于網點、信貸資產集中在單一地方,只要發生產業失衡、經濟形勢轉變或者信用環境變差,它們的經營業績、資產質量就容易出問題,且調整回旋余地很小。”一位長期關注農商行的監管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部分待上市行成長性存疑
目前排隊上市的十余家中小銀行里,城商行方面,杭州銀行的業績增長比較不如人意。它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0.13%,營業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勉強能達到6.52%和6.67%的個位數增速。
而排隊上市的江蘇無錫、張家港、吳江、江陰和常熟等農商行5家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以2013年的業績看,無錫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和江陰農商行三家利潤增長已經跌至個位數。
譬如江陰農商行2013年實現利潤總額12.34 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凈利潤10.30 億元,僅比上年增加0.26億元,增幅為2.59%。另外從營業收入看,它在2013年的表現就已經同比下降3.2%。
無錫農商行的表現也較為疲軟。其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3.3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增幅也只有4.87%。事實上,無錫農商行的這兩項指標在2012年仍各自保持16%、16.78%的較快速度增長。
與江陰農商行類似,2013年無錫農商行的資產規模同比仍增長14.72%,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增長14.34%;吸收存款則增加21.44%。
另外,張家港農商行2013年的營業利潤同比也僅增長0.78%,雖然得益于所得稅支出降低,但是凈利潤也僅增長2.93%。而在2012年,這兩項指標也僅有8.27%和10%的增長速度,連續兩年增長疲軟。
不僅如此,張家港農商行最新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從2011-2013年,其凈利潤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46%。而江陰農商行是6.98%,無錫農商行為12.63%。“成長性確實不高,如果這些銀行沒有核心競爭力,即使上市恐怕也比較難賣到好的定價。”上海一位中小銀行行長表示。
“這既反映出當地金融競爭的充分性,也說明部分中小銀行的業績增長達到一定平臺后,進入了‘滯脹期’。”上述監管人士表示,僅靠上市融資也未必能解決問題,除非是重蹈其他銀行不斷跨區開網點的老路,但這需要獲得監管部門“開閘”。
導致這些基本面較為優質的待上市銀行業績不如意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從銀行凈利潤增速的驅動因素來看,共有信貸規模、利差、中間業務、成本收入比、撥備計提、其他收支和有效稅率七個因子。
以張家港農商行為例,它的利差和中間業務收入下降影響較為明顯。譬如從2012年至2013年,其公司存款年平均利率從1.94%上升至2.13%,但是公司貸款年平均利率卻從8.16%下降至7.15%。其個人存貸款利率也呈現相同的變動趨勢。
“我們在與江浙兩地的中小銀行交流時發現,風險偏好改變是貸款平均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這兩年該區域的資產質量壞賬風險高,銀行更愿意投放低風險的貸款項目來降低風險。”上述銀行業研究員還表示,這些銀行所處的區域都是發達的東部地區,存款資金對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接受度較高,存款利率也會上升很快。
比如2013年張家港農商行的凈利差為2.62%、凈利息收益率為2.89%。在2012年,這兩項指標分別為2.75%和2.98%。在不良方面,2013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不良率分別為3.92億元、1.08%,比2012年的3.16億元和1.00%略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