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回調之際,資金借道ETF流入市場,港股類、寬基ETF資金流入靠前。
據港交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港股ETF市場今年以來平均每日成交額增至111億港元,同比增長41%。今年前9個月,在港交所上市的ETF共有17只,其中包括元宇宙、區塊鏈、碳期貨、綠色債券等主題性產品。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10月1日~10月18日,華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數ETF、易方達基金恒生科技30ETF、博時基金恒生醫療ETF基金份額增長位居全市場前三位,分別新增52.39億份、14.43億份、10.85億份。
多只寬基ETF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2022年10月以來,華夏基金上證50ETF、華夏基金科創50ETF、華寶基金中證100ETF基金、易方達基金滬深300ETF易方達、南方基金中證500ETF、標普500ETF、港股通50ETF、滬深300ETF基金份額均增加超過2億份。規模方面,2022年10月1日~10月18日,全市場股票類ETF(剔除新基金)新增規模319.23億元。其中,南方基金中證500ETF和華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數ETF規模新增超過20億元,分別增加41.50億元、20.28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主流寬基指數開始吸引大體量資金流入,反映出投資者布局的意愿增強,1000ETF近期交投活躍、資金涌入較多,除部分投資者看好當前小盤行情外,還有基差套利交易、正式獲批成為兩融標的等兩方面原因。
信達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公募基金份額已實現連續4個月正增長,且增幅在9月有所擴大。分類型來看,機構型ETF基金份額大增是主要的推動力量。據其統計,9月機構型ETF基金凈流入432億元,為今年以來單月最大凈流入。(記者 王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