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0月28日訊(記者姚進)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2022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穩中有進,呈現一系列新進展、新變化。
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為38.9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例為24.4%,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最高水平。
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提升。境內銀行境外貸款、境外機構境內債券發行等政策相繼出臺,人民幣投融資環境持續改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2022年末,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3.91%,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排名第三。今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5.8%,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排名上升至第二。
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2022年末,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余額約1.5萬億元,重回歷史高位。國際清算銀行(BIS)2022年調查顯示,近3年來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由4.3%增長至7%,排名升至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