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花順iFinD數據,6月A股大宗交易成交額達681.06億元,環比增長逾25%。京滬高鐵、美的集團、中金公司是6月累計大宗交易成交額排名前三的個股。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美的集團大宗交易活躍。6月30日,美的集團現2.57億元大宗交易。記者梳理發現,6月,美的集團共發生43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超35億元,機構買入逾30億元。
美的集團獲機構買入超30億元
(資料圖)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6月A股市場共發生3813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54.07億股,環比增長30.9%;累計成交金額為681.06億元,環比增長26.85%。
從個股累計成交額排名來看,6月1日至6月30日,京滬高鐵的大宗交易成交額高居第一,達43.21億元。美的集團、中金公司緊隨其后,大宗交易成交額分別為35.6億元、27.73億元。三峽能源、世紀華通、長江電力、TCL科技大宗交易成交額亦較大,均超10億元。
6月以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居前的個股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美的集團大宗交易活躍,6月26日至30日連續五天出現多筆大宗交易,買方與賣方均多次出現機構專用席位。記者梳理發現,6月美的集團共發生43筆大宗交易,獲機構累計買入32.67億元,同時機構累計賣出29.5億元。
成交價格方面,上述43筆交易中,36筆交易為平價成交,7筆交易為折價成交。截至6月30日收盤,美的集團報58.92元/股,總市值約4137億元,6月以來累計漲幅達20.54%。
圖片來源:中證金牛座
招商證券研報分析指出,美的集團一季報業績表現超預期。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2.63億元,同比增長6.51%;實現歸母凈利潤80.42億元,同比增長12.04%。具體來看,公司樓宇科技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工業技術事業群報告期內收入分別為78億元、76億元、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27%、11%。在2022年年報中,美的集團表示,2023年公司將基于以科技領先為核心的四大戰略主軸,堅持“穩定盈利,驅動增長”的年度經營原則。
同時,京滬高鐵、中金公司6月部分的大宗交易來自股東減持。京滬高鐵6月28日公告,6月27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平安資管出具的告知函,6月21日至6月27日,“平安資管-建設銀行-京滬高鐵股權投資計劃”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公司6.4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2%。中金公司6月16日公告,5月12日至6月16日期間,股東海爾金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5232.7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8%。
電子行業大宗交易成交額近百億元
近期大宗交易活躍,意味著機構正在積極捕捉市場機會。
根據同花順iFinD,6月,機構專用席位共計出現在682筆大宗交易的買方,累計成交17.21億股,累計成交額225.62億元,環比增長41.47%。從單筆成交額來看,京滬高鐵以14.97億元的大宗交易成交額躋身第一,新產業、中金公司、國軒高科、宏川智慧等個股大宗交易成交額亦較高,均超過3億元。
6月以來機構席位單筆買入額居前的個股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機構賣出方面,6月機構專用席位共計出現在295筆大宗交易的賣方,累計成交18.56億股,累計成交額152.9億元。從單筆成交額來看,三峽能源、京滬高鐵等公司大宗交易成交額較大。
行業分布來看,6月1日至6月30日,電子行業以99.29億元的大宗交易總成交額斬獲第一,醫藥生物、電力設備行業的大宗交易總成交額分居第二、第三位,分別為72.32億元、62.72億元。
6月大宗交易總成交額居前的行業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看好三季度指數級別反彈
市場方面,“從估值指標和情緒指標看,市場處在低位,價格指數隱含的基本面預期較低,對比債市,股市性價比相對較高。”海通證券策略聯席首席分析師吳信坤表示,今年上半年行業表現與基本面相關性較弱,隨著基本面向上拐點的確認,今年下半年行情有望由基本面主導。
在民生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牟一凌看來,2023年的經濟仍然具有一定韌性,短期周期性底部或已出現。“剔除價格效應后,今年經濟增長需求側依然平穩,而從庫存周期來看,主動去庫階段正在臨近尾聲,價格下行壓力正在緩解,經濟的周期性底部或已出現。看好全市場三季度指數級別的反彈,行業上建議布局大宗商品、重要性國企、新能源和資本品出口、中低價格帶與下沉市場的新群體消費。”牟一凌說。
行業配置方面,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建議,短期以成長為主線,中期看消費。具體來說,他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順應新技術、新產業、新趨勢的偏成長領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等科技成長賽道;二是需求好轉或者庫存和產能等供給格局改善,具備較大業績彈性的領域,例如白酒、白色家電、珠寶首飾、電網設備和航海裝備等;三是股息率高且具備優質現金流的領域,低估值國央企在政策催化下仍有修復空間。(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