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張明洋 通訊員 宋永亮 文/圖
【資料圖】
駐馬店市晨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巨型一號”絲瓜水生產線
上蔡縣黃埠鎮南王樓村連片蔬菜大棚
3月24日,在上蔡縣委農村工作會議上,黃埠鎮黨委圍繞特色產業發展作典型發言,博得了臺下陣陣掌聲。
黃埠鎮位于上蔡縣西南12.5公里處,距駐馬店市33公里,地處上蔡、汝南、遂平三縣交界處,歷史悠久、經貿發達,是中原歷史名鎮、文化大鎮。去年以來,該鎮黨委、鎮政府將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群眾增收”的工作目標,積極實施“五化”行動,推進工作落實,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黃埠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
機制化推進。一是規劃先行,以大發展謀劃大格局。該鎮黨委、鎮政府緊貼鎮情實際,主動對接省農科院規劃團隊,制定《鄉村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細化各村發展目標、功能定位;打造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形成以蔬菜大棚為主導,特色瓜果種植、生態養殖、品牌加工等種、養、加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繪制出黃埠鄉村振興“一張大藍圖”。二是結對共建,推動產業項目落地生根。該鎮充分依托中國華錄集團、省紀委監委、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及縣財政局的組團幫扶優勢,借助幫扶單位力量,推動小王營甘薯現代農業產業園、與濰坊科技學院聯手共建的南王樓綠色蔬菜產業園及近期正在規劃的上蔡縣農業科技產業園落地黃埠,推動產業集約發展、規模發展。黃埠鎮被表彰為2022年“現代農業型市級特色鄉鎮”。三是龍頭帶領,建立“雙綁”機制。該鎮依托落地產業園積極對接河南水谷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良品名品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引導農戶以勞動力、土地等入股合作社,提高農業規模化、專業化水平。合作社與龍頭企業通過訂單、包銷、勞務服務等方式,形成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目標化管理。為激發村黨支部內生動力,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該鎮黨委把村集體經濟收入當作衡量村級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考核指標,鼓勵村級黨組織結合本村實際,想方設法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小王營村、南王樓村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建設保鮮庫,每年為村集體帶來20萬元經濟收入;新莊村通過興辦古蔡鍋廠,每年為村集體和群眾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務工收入近百萬元;常莊村通過創辦合作社,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特色養殖鴕鳥、蛋鵝、種雞等,吸引周邊群眾前來觀賞、游玩,每年為村集體增加近30萬元收入。
示范化引領。該鎮一方面加強產業示范帶動,以李發戶、苑云、王留斌為代表的農村黨員,通過創辦家庭農場、領辦合作社等形式,提供種植技術支持,帶動一批種植大戶,推動黃瓜、草莓、西瓜、番茄、甘薯等特色農產品集中連片種植,進一步擴大黃埠特色農產品種植規模。另一方面創新產品銷售模式,通過對接直播帶貨公司,舉辦直播帶貨培訓班,帶動群眾參與學習直播帶貨,培育農村電商銷售隊伍,通過直播電商帶貨,促進優質農特產品、滯銷農產品線上銷售,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巨型一號”絲瓜水為代表的涉農電商企業,在淘寶網、京東商城等電子商務平臺取得了驕人的銷售業績,一大批具有黃埠特色的農產品暢銷各地并享有較好的口碑。
市場化運營。該鎮通過“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促進企、村、戶三方共贏。小王營村與河南良品名品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簽訂土地托管協議,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此外,還進行紅薯產品深加工,構建集育苗、種植、儲存、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王營紅”系列產品已成功上市,紅薯產業已經成為小王營村的一張“名片”。南王樓村與駐馬店濰蔡農產品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蔬菜訂購協議,實施訂單農業,已發展黃瓜、芹菜、西紅柿等大棚蔬菜百余畝,蔬菜產業勢頭強勁。
品牌化建設。該鎮依托山東濰坊科技學院駐上蔡博士工作站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全鎮推廣“科研+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進一步強化本土品牌的培育,支持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以優質特色產品闖市場、樹品牌、增效益,“發戶”芹菜入選2019年河南知名品牌目錄,晨鐘生物“巨型一號”絲瓜水辰露系列獲得2017中國微商最具影響力品牌獎。南王樓吊瓜、常莊火龍果、小王營“王營紅”甘薯系列產品、蔡埠口草莓、新莊古蔡鐵鍋等標志性農產品知名度不斷擴大,產值保持穩定增長,群眾從中受益越來越多。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黃埠鎮黨委書記翟洪東說,下一步,將以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兩會精神為指引,以拼搶姿態起勢、以產業發展破局,真抓實干、篤行不怠,奮力繪就黃埠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