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甲狀腺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時查出了甲狀腺結節,也讓許多人“談結色變”。
甲狀腺結節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結節狀病變,臨床上常見的甲狀腺炎癥、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結節性病變。近年來甲狀腺結節發病率越來越高,且發病人群更加廣泛。
甲狀腺的手術方式也越來越多,既有傳統的開放切口術式,也有腔鏡術式,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也有了“針式”術式。
近日,35歲的楊女士到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就診:“有一個困擾我半年的事情,那就是脖子上有個蠶豆大小的腫塊,說話的時候腫塊就會上下活動。隨著年齡增大以及對甲狀腺結節的了解,我深感焦慮擔憂,因為愛美的我既害怕甲狀腺癌變又害怕脖子上有疤,所以迫切希望能有一個不開刀且不留疤痕消除腫塊的方法。”
經朋友介紹,楊女士找到了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李浩田主任就診,經甲狀腺彩超檢查提示:甲狀腺右側葉3x2.5cm大小的混合回聲結節(Ti-RADS 3類)。
讓楊女士意想不到的是,李浩田主任決定用一根1.5mm的針為她解決難題,經過術前溝通與交流,楊女士欣然接受。李浩田主任團隊為楊女士實施甲狀腺微波消融術。
手術僅用時20分鐘,術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動,術后第一天出院。后來楊女士復查彩超時腫塊已經明顯縮小,頸部僅有一個2mm的針眼。
楊女士對治療效果很滿意,并夸贊李浩田主任:“一‘針’解決我一直以來的心病。”
李浩田主任提醒:雖然醫學技術不斷進步,甲狀腺切口也越來越小,但提前預防甲狀腺結節尤為重要。平時要保持開朗的心態,避免情緒不良造成的內分泌紊亂;科學飲食,控制碘離子的攝入;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甲狀腺的負擔,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就診,以明確甲狀腺結節的病因,采取精準的治療措施。(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