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史新旗 通訊員 陸少華
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成方連片的溫室大棚里,暖意融融,一壟壟草莓生機勃勃,滿目翠綠掩映間,一顆顆鮮紅的草莓煞是喜人,體驗采摘樂趣的游客絡繹不絕,現場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
在洛陽市孟津區,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草莓西施”的呂妙霞,是將草莓種植引進當地的第一人,目前作為孟津區京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她已建設草莓大棚420余個,輻射帶動周邊32個草莓種植基地,面積達3萬余畝,同時還發展種植櫻桃、袖珍西瓜、大鮮桃、酥梨、葡萄、火龍果等水果,帶動5000多人創業就業。
“一開始我也沒想到能有現在的規模,當時就是覺得我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叫真富。系列優惠政策扶持,也更堅定了我們扎根農業的信心。”全國人大代表呂妙霞向走訪問計的稅務干部介紹,雖然創業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始終是堅定發展種植的底氣。
近兩年來,呂妙霞把先進的水霧無土立體栽培、水肥一體化、蜜蜂授粉等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引入草莓培育中。從傳統種植到數字化農業,數字化應用在呂妙霞的草莓種植基地隨處可見,種植的10幾萬棵草莓“吃”的是基質糧、“喝”的是營養液、“住”的是立體高層房。其智能化管理模式,不僅是數字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探索,更吸引來大批觀光客前來農業園區參觀,成為新興的休閑旅游打卡地。
眼下,呂妙霞的種植基地里甜美的草莓正在新鮮上市。呂妙霞努力使農業產業借助數字鄉村發展實現新飛躍,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稅務部門給予我們很多關心和支持,安排了專業的稅務干部一對一輔導,幫助我們及時享受涉農稅收政策紅利,讓我們有信心在逆境中茁壯成長。”呂妙霞說,各類優惠政策的紅利讓人如沐春風,除了農業企業,作為洛陽市商會和洛陽市孟津區商會成員,她經常聽到會員們討論稅費優惠助力紓困解難的事例。
據了解,洛陽市稅務系統全心全意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立足洛陽市稅務局“四千五心”納稅服務品牌,連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積極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搭建“問辦中心”服務云平臺、開通“花城稅聲”稅費政策直播間、成立“稅銀合作便民服務點”,不斷提高便民服務質效。
國家稅務總局洛陽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陳華民表示,洛陽市稅務系統將持續在服務大局方面加力,堅決貫徹落實好各類稅費支持政策,提升涉農涉稅問題辦理效率,發揮鄉村振興駐村隊“兩個先鋒模范作用”,打造新型稅費服務模式,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的滿意度,實現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雙贏。